CNML格式】 【 】 【打 印】 
邱震海:希拉里“巧實力”對華軟硬兼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1 15:58:58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聯合早報刊發著名時事評論員邱震海的文章說,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0日從韓國抵達北京,展開對中國為期三天的訪問。這不但是希拉里作為國務卿的首次訪華,也是奧巴馬政府與中國展開巧妙磨合的開始,對未來幾年的中美關係至關重要,因此值得密切關注。

  文章認為,觀察希拉里訪華期間中美兩國的互動,可以從美國對華政策的哲學和技術兩個層面展開。首先,對華政策的哲學方面涉及到中美關係近年演變的大背景。細心的人一定已經發現,隨著中美雙邊關係的發展和台海局勢的緩和,台灣問題已經不再是中美關係中的主要問題;相反,以經貿摩擦和人民幣匯率為代表的經濟問題,則逐漸上升為中美之間的主要矛盾。

  中美關係發生這一變化,與兩國關係的基本態勢發生變化有關。眾所周知,由於中國崛起勢頭的不斷發展,中國對美國無論是挑戰還是合作層面的衝擊和影響都不斷深入,因此在美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揮之不去的影子,兩國既合作又競爭的態勢也日益明顯。

美智庫希望影響希拉里

  因此,從現在開始到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美經貿問題及其磨合將成為兩國關係中的主要矛盾;與此同時,只要兩岸關係繼續向著相對緩和的方向演進,美國因素在兩岸關係中的作用也就將持續下降。當然,一如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基廷日前表示願意為兩岸軍方牽線搭橋,美國在未來兩岸接觸中是否可以扮演某些積極的角色,也是兩岸有識之士可以思考的問題。

  文章說,從這一背景出發人們可以發現,美國最近對中國的戰略思維無論在哲學還是在技術層面都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在政策哲學層面,隨著“巧實力”(Smart Power)概念的提出,美國未來在世界外交中勢必更多尋求與國際社會合作的態度,對最大的合作對象和潛在的競爭對手中國的政策,自然也是如此。

  美國傳統基金會最近發表一份內部報告指出,奧巴馬政府未來面對中國時,有必要研究和學習上世紀80年代里根政府的做法。報告認為,當時里根政府對中國的態度,一是尊重中國政府、人民及其傳統,另一方面也十分堅持自己的立場,兩者之間的平衡使里根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呈現游刃有餘的態勢。
 
  報告建議,奧巴馬政府首先要評估中國合作的承諾與實際效果之間的差距,因為過去的經驗證明,中國在一系列可以發揮作用的問題上(比如朝鮮、緬甸、伊朗和蘇丹),並沒有使美國滿意。

強硬與尊重並存?

  報告同時建議,奧巴馬政府應該將經濟自由和政治自由掛鈎,使中國人民和政府明白,經濟自由是中國全力追求的目標,但沒有政治開放,經濟自由也無從談起。報告同時建議美國在對華交往中應顯示出對台灣民主的尊重;奧巴馬政府應考慮美台之間進行更多的接觸,減少對台灣官員訪美的限制等。

  報告最後認為,美國在對華政策的技術層面,應顯示出既強勢又注重實效的風格;中美兩國毫無疑問將在21世紀在眾多領域裡加強合作,雙方合作的進步不應掩蓋中國在其他領域的缺點;里根時代的對華政策是最為有效的對華策略之一,因為一方面尊重中國人民及其政府的責任,另一方面卻又對需要做出改變的領域直言不諱。報告還認為,美國的強勢風格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中國領導人知道他們可以從合作中獲益,同時害怕由於意見不同和衝突而導致的結果。

  文章指出,傳統基金會是美國國內傾向於共和黨的智庫,對奧巴馬智庫的影響力有多大尚有待觀察,但該智庫在美國外交問題上對美國精英和公眾階層的影響力則不容忽視。希拉里訪華,在“巧實力”框架之下對華軟硬兼施的策略到底如何展現,中美這場新的太極拳如何展開,人們將拭目以待。


    相關專題: 希拉里訪問亞洲 中國之行壓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