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百人採購團24日赴歐 六大行業拋出技術大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1 09:48:37  


 
  據錢峰介紹,由於出售的是核心技術,對方起初還頗為猶豫。不過,對方終究“覺得中國市場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不能忽視的”,而此次政府直接出面組織的大規模採購活動也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誠意。

  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對中國存在著較大的貿易逆差。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雙邊貿易總額為2540億歐元,歐盟從中國進口為1910億歐元;出口630億歐元,逆差達到1280億歐元。在此次採購團的目的地4國中,中國幾乎都是他們排名前三位的逆差來源地。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邢驊表示,歐盟對高科技產品出口中國設置了一些限制,這是歐盟對中國貿易逆差的原因之一。

  溫家寶1月29日訪問德國時,還特別提到希望歐盟早日解除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他認為在當前國際社會面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歐洲企業完全可以發揮優勢,擴大對華先進技術裝備出口。這樣既能克服自身的困難,也能滿足中國市場需求。

  面對目前的經濟危機,中國政府和知識界傳來了不少希望利用此次機會,淘汰中國落後產能,促進產業升級的呼聲。2月16日,商務部發言人姚堅就表示,此次赴歐採購也會致力於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幫助中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錢峰認為,“中國受到經濟危機較大影響,是缺乏核心技術所致。僅憑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容易受到外國經濟形勢和貿易保護措施的影響。”

化解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主義是中國領導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牛軍表示,盡量避免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摩擦是中國與發達國家外事活動一個重要方面。中國在溫總理訪歐之際和歐洲國家簽署一系列合同,此次派出赴歐採購團都有這方面的考慮。

  西班牙駐華大使卡洛斯.布拉斯科.比亞(Carlos Blasco Villa)明確表示,經貿問題已經成為兩國關係的主導因素。而他首先提到的經貿問題,就是逆差。

  據歐盟統計局統計,2008年1-9月中西雙邊貿易額為229.5億美元,增長27.7%。其中,西班牙對中國的出口額為25.3億美元,增長24.0%;自中國的進口額為204.2億美元,增長28.2%,西方逆差178.9億美元,增長28.8%,

  對此,Kerry Brown表示:“(採購)數量如果比較多,對消除貿易保護傾向當然會有用。保護主義是消極的,我們需要的是積極的辦法。中國市場如此之大,採購團的來到正好可以讓歐洲公司了解中國的消費者需要什麼。”

  雖然中國幾乎沒有躋身此次採購四國(德國、西班牙、瑞士、英國)各自的十大出口目的地(分別為第11,第16、第10和第11),但是由於這四國主要的出口對象都陷入了經濟衰退,因此中國市場對這些國家就顯得格外重要起來。

  姚堅這樣闡述此次赴歐採購的意義:“在新的背景下,企業赴歐採購具有新的意義,有利於促進中歐合作,共克時艱,有效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