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學生失業率12% 中央千方百計促進就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5 09:22:41  


 
  上個世紀70年代末知青返城構成就業的主要矛盾;農村啓動經濟改革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成為主要問題,鄉鎮企業隨之大量湧現;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城市下崗職工再就業成為政府最關心的問題;如今政府最關注的是大學生和農民工就業的問題。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鬥說,中國的大學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由於戶籍制度等障礙,中國的城鄉差距、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差距、大城市與小城市的差距、地區差距、壟斷的國有企業與中小民營企業的差距越來越大,所以,畢業生不願意到基層、縣城、鄉鎮、農村、中西部和民營企業去工作。而基層、農村、民營企業恰恰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

  “吸納就業人口最多的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嚴重發育不良。國有金融機構處於壟斷地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和農村獲得信貸支持很難,加之稅收向生產領域傾斜而不是向消費領域傾斜,大型國有企業在行業的壟斷地位,形成事實上的玻璃門,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生存空間形成擠壓,創業環境不斷惡化,一年減少135萬個體戶。”胡星鬥說。

  在另一方面,我們的大學,好的都是公辦的,公立大學與國有企業一樣,官僚主義傾向嚴重,所設專業、學科、課程陳舊,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長期的應試教育,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大打折扣。文理分科,文科強記背誦的多,調查實踐的機會少,這幾年所謂的評估、規範,讓這一趨勢有強化的跡象。而理工科學生實習的機會越來越少,動手能力削弱。地方院校的盲目擴招,造成人才培養質量的下滑。

  “如果我們的大學生願意到基層、農村、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就業,如果國家能够進一步幫助大學生自主創業,降低創業門檻,提供金融貸款支持,減免稅費,那麼大學生的就業渠道就寬了。”胡星鬥認為。

  在賴德勝教授看來,如果沒有金融危機的出現,大學生就業也會有問題,因為擴招幅度大大超過經濟增速後,必然造成大學生數量的增長與勞動力市場不相匹配的問題。

  賴德勝認為,大學生就業的困難是暫時的,國家已經將高校擴招的步伐控制在5%以內,我國大學生人數只占社會人口總比例的5%左右,現有的大學生將會在近幾年內被社會所消化。“人才資源仍然是國家最重要的資源,它將在一定時期內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希望和夢想仍將延續

  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難題,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千方百計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

  中組部選拔大學生到基層當村官;團中央加大了對“大學生西部志願計劃”的支持力度,免除志願者大學期間的貸款;軍隊征兵也加大了大學生入伍的比例;在河北,還出台了一元注册公司的新規,以鼓勵創業。

  不久前,國務院召開專門會議,制定了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建立和完善困難畢業生援助制度等7項措施,以促進大學生就業。

  盡管有各種措施不斷推動,從各地反饋的消息來看,大學生初次就業率仍不容樂觀。

  中國的大學生失業率有多高?各部門統計口徑不一,陳光金認為,大學生的失業率是12%多,是登記失業率的3倍左右。擴大就業成為政府直面的難題。

  “拓展就業空間是一項系統工作,破除就業的制度性障礙外,調整區域產業布局、轉變就業觀念外,在經濟危機背景下,政府還應該有更大作為。”賴德勝說。

  作為一種准公共產品,過去強調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擔機制,家長分擔部分成本,現在政府應該在成品銷售上發揮更大作用,他建議政府應該擴大公共部門的聘用數量,以緩解就業壓力。

  而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教育逆經濟周期而動的特點愈加突出,當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旺,很多人都選擇了在危急時刻到學校“充電”。

  “讀書尋找好的工作機會的中國夢正受到衝擊,但不讀書更沒有夢。只不過從前少數人上大學獲得發展,現在上的人多了,大家在更高的層次上展開競爭。”賴德勝說。他建議學校也應該在金融危機陣痛期反思自己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在大學生就業服務和協調方面下更大的力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