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北“故宮”院長首訪大陸 為雍正展借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4 11:55:58  


“翠玉白菜”。
 
  漫長60年,一朝重逢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曾經說過:“故宮博物院雖然有兩個,但故宮只有一個。”這“一宮兩院”、國寶分居的格局是歷史造成的。 

  中國封建時期藝術藏品的分隔兩地可能是亞洲藝術史上最著名和最重要的故事。在侵華日軍占領北京之前的1933年,國民黨政府帶走了超過13000箱藝術品。這些箱子被分成幾路,在日軍轟炸和地面圍剿的威脅下在中國大陸輾轉運輸直至抗戰結束。戰後這些藏品重新匯合在南京,國民政府撤離去台灣時,他們選擇了他們認為最重要的藏品一起帶到台灣。60年前,當國民黨政府抵達台灣,他們同時帶去了近3000箱藝術品,其中有一些是中國最珍貴的繪畫和瓷器,時至今日,它們依舊代表了中國台灣和中國大陸強大的政治和情感上的聯繫。 

  周功鑫認為合作對於兩個博物院來說是雙贏的機會,雙方可以取長補短。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專長是文物科學分析和展示,而北京方面擁有非常豐富的鐘表收藏經驗,“我們只有很少數的鐘表,但我們不敢去接觸它們,因為缺乏相關的技能。”而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則在去年下半年就推出的新著《天府永藏》中首次系統全面地介紹“兩岸故宮博物院”的沿革、淵源和各自收藏的特點,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鄭欣淼更表示“兩岸故宮”長時期以來,一直沒有正式的交往,但是因為“兩岸故宮”的文物藏品來源一樣,而且互補性很強,“有的東西,譬如一套書,他們有一部分,我們也有一部分,藏品有這麼一個歷史淵源,事實上來往是割不斷的。我們一直期待‘兩岸故宮’合作辦展覽,台北的能過來,我們的能過去。一些法律問題和具體問題可以通過協商解決。” 

  在11日國台辦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範麗青也表示,“雙方都有很多的交流意願,我們樂見‘兩岸故宮’能够開展交流與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