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黎智英金溥聰合作,能有力地反制綠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3 10:46:02  


  中評社香港2月13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刊載評論員富權的文章說,馬英九的“左右手”金溥聰結束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客座教授工作後返回台灣,果然是嚴格遵守其“不入府,不入閣”諾言。但卻是拋出一個威力更大的“震撼彈”,他將出任壹傳媒電視公司的行政總裁,重回媒體懷抱。

  此消息獲證實後,各方的反應呈現出強烈的反差。在藍軍方面,先是“總統府”表達尊重,隨後國民黨籍“立委”等一干人物都平靜以待,給予祝福。但綠營則顯得有點慌亂,免不了惡言攻訐。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尚算“溫和”,僅表“遺憾”。綠營反對的理由,是以金溥聰與馬英九關係之密切,不應介入媒體,否則就是“政媒合流”。

  文章說,綠營以其他的甚麼理由批評金溥聰投入媒體,人們尚可將之視為“政見不同”;但反對金溥聰與馬英九“政媒合流”,則是把“政媒合流”當作是“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實際上,要說“政媒合流”,綠營的情況比藍軍要嚴重得多。蔡同榮、張俊宏、余政道等一干民進黨骨幹合資創辦“民視”,自不待說了,就說是呂秀蓮目前正四下到處籌款,準備創辦《玉山午報》,蔡英文還不是表態支持嗎?更何況,民進黨人“政媒合流”的話聲剛落,昨日陳水扁就聲稱,他貪污那麼多的錢,目的是將之用來收購“台視”,更是蓋頭蓋臉地猛刮了民進黨人的巴掌。既然陳水扁用貪污來的不法所得去收購“台視”都“可以”了,金溥聰只不過是重操故業,到電視台打一份工,自食其力,又有甚麼不可以?!

  當然,除了是諸如“政媒合流”之類的“低級漫罵”之外,也有一些較有深度的分析。比如,在綠媒中向以分析政情水平較高著稱,並曾被李登輝當作“最佳代言人”的《自由時報》副總編輯鄒景雯就聲稱,這個安排與馬英九二零一二年爭取連任的提前佈局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由於馬英九國政處理左支右絀,陷入困境,馬陣營核心已經意識到二零一二的下次“總統”大選將面對的考驗非常嚴峻,甚或連國民黨內部的情勢都難以掌握,這讓馬團隊出現了強烈的危機感。馬核心幕僚近期觀察討論後發現,電子媒體在選舉中具有強大的關鍵地位和作用,因而擔心部分泛藍電視台和“名咀”在“扁案”尾聲,將會調轉槍頭,針對馬英九團隊。故此,作出了馬團隊應該“有個自己的電子媒體”的重要思考結論。因而決定由金溥聰出馬,與黎智英合作經營電視台。而且,馬英九老是被其政敵指責為“親中”,與政治立場反共的黎智英合作,正可緩和馬英九“親中”的色彩。並能藉與台灣的《蘋果日報》、《壹周刊》的關係,結成策略聯盟,掌握壹傳媒的發言主導地位。

  文章認為,從各方面情況看,鄒景雯的這一分析,倒是“有紋有路”,符合金溥聰的縝密思維和行事風格。不過,她只是從馬團隊的角度切入,而未有分析其實黎智英比馬團隊更需要金溥聰來坐鎮壹傳媒。

  實際上,黎智英自在台灣也成功創辦《壹周刊》及《蘋果日報》,並將香港的“蘋果”風格引進台灣,攪得台灣媒體生態“周天寒澈”之後,有心再下一城,目標是電視領域,以圖圓其“跨媒體王國”之夢。但他收購包括有“中視”、“中天”兩個電視台在內的中時集團的意圖,卻被台商蔡衍明“橫刀奪愛”。不過,他並不氣餒,打算收購“年代”電視台。如未能如願,則干脆自行創辦一個新的電視台。然而,黎智英雖然在平面媒體運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也有所創新,但卻沒有電子媒體方面的運營經驗。因而,他需要既是傳媒專業出身,又是具有豐富政治經驗,更是風格奇特,點子奇多,行事作風決斷的金溥聰來為他“打江山”。

  黎智英的政治立場和態度頗為奇特。一方面,他是死硬的“反共派”,對北京的態度頗不友善。但另一方面,在大陸出生的黎智英,又與大多數“外省人”一樣,秉持強烈的反“台獨”立場。在陳水扁貪腐案爆發後,更是強烈“反扁”。“總統”選舉前夕,他親自連續撰文批判陳水扁。在他的“反獨反扁”宗旨之下,再加上陳水扁的惡行確是惹得天怨人怒,原本親“綠”的總編輯金大中,後來所撰寫的文章,也呈現出強烈的“批扁”傾向,並轉而“反獨”。

  而金溥聰的政治立場,也是既反共又反獨。因此,就此角色而言,黎智英與金溥聰合作搞電視,將使台灣地區的電視輿論,增多一份反“獨”的有力力量。這或許是一件好事,將能有力地反制“民視”、“三立”等綠色電子傳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