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法制晚報:旱情元凶 地方追逐GDP惡性循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7 17:29:53  


  中評社香港2月7日電/我國冬麥主產區發生的嚴重旱情仍在持續發展,夏糧生產面臨嚴峻挑戰。為有效應對乾旱災情,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已經首次啓動了Ⅰ級抗旱應急響應。

  法制晚報評論文章指出,我國北方地區的旱情如此嚴重,其元凶固然是氣候作祟,超越了人力所致。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暴露出農業水利投入不足,建設欠賬太多的問題。這與中國經濟近年來迅速發展的格局相比,已經顯得不太相稱。

  據報道,水利部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18.5億畝耕地,有灌溉條件的只有8.3億多畝,其他55%的耕地完全靠天吃飯;而水澆地中大部分灌溉標準不高,灌溉設施老化失修嚴重,真正旱澇保收的只有2億多畝。

  水利欠賬多,其深層原因是農業對GDP的數字貢獻較小,很多地方重工輕農、重商輕農,導致農業發展失去應有的資金和人力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農民種地收獲缺乏穩定性,投入產出不能成正比。農民越不肯種地,土地產出率就越低,對農民的吸引力就越小,甚至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民以食為天,食依賴於農業基礎條件的改善。嚴重旱災會導致糧食減產,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其影響更是不可低估的。

  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了農業的基礎地位,再次要求各地高度重視對農業的投入,為保增長創造條件。現在北方地區乾旱嚴重襲來,也在告誡各地必須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先把對水利設施投入不足的歷史欠賬還掉,進而一鼓作氣,使農業整個基礎條件都得到明顯改善。

  旱情發飈,為農業水利還欠賬提供了契機。近日國家在落實“四萬億”投資中,又悄然啓動了1300億元投資計劃,其中950億將分配給地方,用於保障性住房建設、農村“水電路氣房”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地方在使用這筆資金時,應該加大配套投入,使之多向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傾斜。同時要善於利用農民工因金融危機返鄉待業的機會,採取以工代賑等方式,發動他們大興水利,迎戰旱情,不誤農時。

  農業旱澇保收的基礎打牢了,不僅可以使農民擺脫靠天吃飯的窘境,還可以增加農業產值在GDP中的比重,使國民經濟的發展更有後勁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