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江丙坤:盼外界勿以意識型態扭曲專業論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7 01:05:45  


江丙坤昨天一席“依賴大陸不是壞事,表示大陸需要台灣”的談話,遭綠營抨擊。
  中評社台北2月7日電(記者 李仲維)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日前一席“依賴大陸不是壞事,表示大陸需要台灣”的談話引發台聯黨主席黃昆輝的抨擊,對此,江丙坤辦公室昨天傍晚發出新聞稿表示,江丙坤是一個替台灣經濟奮鬥40年的經濟老兵,從專業的角度提出的論點,他希望部分媒體、政黨人士勿以帶有意識形態的偏差心態扭曲他的真意。

  江丙坤指出,台灣是以外銷為導向的海島經濟,高度仰賴外國市場,已是不需爭辯的事實。中國大陸占台灣整體出口量的40%,主要是因為台商在大陸有龐大的投資,帶動台商從台灣進口資本財、零組件,此舉也造成台灣對大陸的龐大出超,2007年達到700億美元,縱使當年對日本入超達到300億美元,但是憑藉著對大陸出超,對台灣的國際收支盈餘頗有助益。

  江丙坤表示,在經濟成長率方面,2005-07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約在5%,且因內需不振,所以經濟成長主要支撐係來自出口,連續三年創造約3.5%的經濟成長貢獻率,這主要來自於對大陸的出口成長。但是2008年台灣對大陸地區出口已有減緩趨勢,全年為995億美元,但從第四季開始呈現負成長,且南韓產品在大陸市場佔有率已逐年超越台灣,由此可見對大陸出口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

  江丙坤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產品會流向最有競爭力的市場,過去台灣外銷美國佔整體出口的48%,代表台灣產品在美國有競爭力,雖然曾經努力要分散出口市場,但成效均不彰,這也顯示人為操作無法抗拒經濟現實。現在美國市場僅佔台灣出口的12%,一方面代表台灣產品在美國的競爭力下滑,另一方面,也表示台商轉移生產基地到大陸或東南亞設廠投資。

  江丙坤指出,日本對台灣擁有龐大出超,2008年為289億美元,這似乎表示日本經濟依賴台灣,但其實是台灣仰賴日本零組件的進口。同樣的邏輯也可用來解釋台灣對大陸出口,台商對大陸投資越多,就越需要從台灣進口原料,對台灣經濟有正面的幫助。反之,若台商不從台灣進口原料、零組件,就地取材,則會對台灣經濟造成傷害。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