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金融海嘯引發全球經濟大衰退,亞洲四小龍受到的衝擊非常大,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公布最新經濟預測,四小龍今年經濟成長下修為負三.九%,竟比歐美日等三大經濟體還慘,主要是受出口大衰退的拖累。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這波金融大海嘯應該已經讓執政當局深刻體會,不能再靠出口單一引擎成長,台灣必須趁此時機擺脫代工的角色,加速發展服務業,才能走出新局。
IMF廿八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今年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平均負二%,其中,美國為負一.六%,英國衰退的情形比美國嚴重,預估為負二.八%,亞洲的日本亦陷入負二.六%。這些預測經過一波波的修正,未能還可能繼續下修。曾有經濟學家樂觀認為,儘管歐美市場低迷,亞洲區域內的貿易較不受影響,可惜在這次金融大海嘯侵襲之下,亞洲也是全球產業供應鍊下的一環,亞洲的進出口貿易大幅萎縮,無一倖免。
經濟向來火紅的中國大陸,今年的成長將由二○○七年的十三%腰斬為六.七%,影響所及是二千五百多萬的農民工將陷入失業的狂潮,將引發許多社會問題。在台灣,情況也好不到那裡,今年經濟情勢嚴峻,多家外資機構預測台灣經濟可能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負成長,失業率預估會飆破六%。
社論續道,面對越來越嚴重的失業問題,馬政府嚴陣以待,春節過後積極推出三千三百億元的搶救失業方案,將提供十五萬個工作機會,希望把失業率維持在四.五%以下。不過,“行政院”各部會提供的職缺多半是短期性救急之用,例如觀光局的導覽解說員、環保署的資源回收人員、“教育部”的調查與訪視人員,可以預料,將來期限屆滿之後,這些臨時約聘人員可能又落入失業的漩渦。
面對一九三○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各國政府幾乎用盡所有政策工具,南韓採取激烈手段讓韓元大貶以刺激出口,美國亦指控中國官方操縱人民幣貶值。然而,各國領導人非常清楚,如果引發貨幣貶值競賽,最後對大家都沒有好處。這次金融大海嘯正好提供台灣決策者一個充分反思的機會,過去那個靠代工賺取微薄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經濟學人》指出,過度依賴出口的亞洲國家面臨結構轉型的十字路口,必須及時進行改革,降低對出口的依賴,發展以服務業為導向的內需市場,日本經濟停滯十年的慘痛經驗,應是很大的警惕。
回顧台灣服務業的發展,一九八七年服務業產值首次突破GDP的五成,二○○一年達到七十%,接下來幾年成長緩慢,到了二○○七年只達到七一%,而服務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重只有五八%,相對僱用的人力不足,顯示台灣的服務業競爭力有待提升。以這次農曆春節為例,大批遊客湧入各地風景區,雖然為當地帶來短暫人潮與商機,但是,許多人卻因當地旅館與餐廳服務品質太差,敗興而返。未來如何發展高品質的觀光產業,甚至結合醫療服務推動觀光醫療,台灣還有許多關卡要突破。
誠如台灣的品牌之父施振榮所言,台灣的製造業已走向資本密集,能創造的就業相對有限,未來要靠服務業才能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島內的觀光、醫療、科技服務業等都有待提升品質,必須透過品牌的經營邁向國際,才能把市場做大。
台灣發展服務業的計劃綱領喊了許多年,迄今卻仍原地踏步。由於服務業的內容五花八門,隸屬不同部會,而“行政院”底下缺乏一個跨部會統籌單位來強力推動,使得橫向連繫與推動的執行面出了問題;此外,進一步打破僵化的法規,鼓勵服務業的創新與異業結合也非常重要。
政府要救失業,如果只靠短期的救急措施,只是美化失業率的數字而已,只能治標,未能治本;中長期而言,應趁此時機好好發展服務業,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真正促進台灣產業的升級。畢竟,台灣經濟的成長,不能只憑出口這個單引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