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專家:中美將在經濟領域繼續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4 22:52:59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關於中美兩國的經濟關係問題,共同社日前採訪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魏尚進,聽取了他的見解。

  ▽近30年來中國經濟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經濟從極端封閉的狀態發生了根本變化,成為了開放的、普通的市場經濟。期待中美關係至少在經濟領域朝著互惠的目標取得進展。我認為美國走向貿易保護主義的可能性並不大。貿易不平衡、中國食品及產品的安全性、人民幣的估值等等,兩國之間雖有許多可能發生摩擦的問題,但雙方能夠合作加以解決。融入世界經濟之中,(兩國關係)不只是雙邊問題。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中國開設了第一個海外辦事處,這就是合作的範例。解決貿易不平衡和人民幣升值問題可能導致中國企業破產,因此短期內很難,但從長期來看會得到糾正。日本就是好例子。

  ▽中國政府針對危機迅速出台了經濟刺激政策,將產生何種效果?

  不知道2009年GDP增長率將降低多少,但中國政府出台了4萬億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政策,預計在貨幣供給、稅收政策方面也將加大應對力度。不能維持經濟增長的政府就不能贏得選舉。在中國也一樣,經濟運營失敗將使政府喪失凝聚力。中國領導層敏感地覺察到了問題的迫切性,迅速採取了對策。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前景如何?

  對話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看得見的巨大成果。對話的作用就是不使貿易不平衡、貨幣、能源等兩國間的經濟問題政治化。從中長期來看,該對話具備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解決問題的合作潛力。預計奧巴馬政府也會繼續進行這一對話。

  ▽如何看待中國要求擴大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內的發言權?

  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我認為應該進一步使中國融入國際金融體系。與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中國合作可在國際上有效應對金融危機。關於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發言權問題,可以把影響力減弱的歐洲、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或者中南美洲的發言權給中國一部分。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所有國際金融機構內增加中國的發言權、或給予高級職位的辦法也會產生效果。

  ※魏尚進: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博士學位,曾在聯合國、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任職,2007年起任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