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呂秀蓮募款辦報所為何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3 17:00:01  


  中評社台北2月3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表社評說,呂秀蓮繼藉出席美總統奧巴馬就職典禮之便,在紐約正式宣布將成立“玉山午報”後,日前正式為籌劃的《玉山午報》舉辦首場募款餐會。在餐會中她表示,辦報被笑說“瘋了、神經病”,不過她也認為:“天底下沒有比辦報更辛苦的事情,我呂秀蓮一生,好事都沒有我的份。”為何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社評說,連曾經擔任過8年“副總統”的人,都說好事沒有自己的份,那叫一般市井小民怎麼辦呢?實際上,好事與壞事有時只是一線之隔,端視當事人的感受,天下沒有絕對的好事或壞事,否則就不會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或者是老子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智慧之語了。由此可知,很多事情的結果如何是因人而異的。 

  辦報當然不容易,否則她就不會被笑。可是她不畏懼別人的冷嘲熱諷,願意在媒體寒冬期中辦報,除了需要有過人的勇氣與信心之外,辦報的理念亦值得關注。據媒體報導,呂秀蓮辦報的原因有二,一是她表示當年台美斷交時,她與前民進黨主席黃信介創立“美麗島雜誌”,改變了很多事情,在台灣人民目前感到失望、沮喪之際,創立這份報紙,相信也可以產生很大的變化。 

  二是她表示這次參加奧巴馬就職典禮後發現,“只要兩岸沒有衝突、人民沒有聲音,美國政府就會認定台灣政府做的事就是台灣人民認可的”。她對此提出質疑,認為是聲音不夠大、不夠響亮,才讓華府誤以為這就是台灣人民所要的。因此,她堅定認為應該辦報,把台灣人民的聲音對外發送。 

  社評說,民進黨人老是喜歡拿威權時代的豐功偉業,作為從事特定活動的合理化說詞。不過時代畢竟已經不同,再完美的功績如果沒有辦法帶給人民新希望,在市場上是經不起考驗的。就像邱吉爾一樣,儘管率領英國民眾打贏二次世界大戰,卻在戰後的選舉中落敗,就是最好的證明。呂秀蓮辦報若沒提供新的創意,恐怕很難再創“美麗島雜誌”的風潮,所募集資金也很容易就燒完。 

  至於她所認為台灣人民的聲音因為不夠大聲,而無法讓外界聽到的說法,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台灣的媒體沒有管制,人民行動自由,有什麼聲音是國外聽不到的呢?難道是只有綠營人士的聲音才代表台灣人民的聲音,其他人的聲音都不代表人民的聲音嗎?更何況溝通本來就是雙向的,不能老是要別人聽自己的聲音,而自己卻不聽別人的聲音。 

  過去台美關係一團糟,就是台灣老是要別人聽自己的聲音,自己卻不聽別人的聲音,或刻意選擇聽自己想聽的聲音所導致的結果。如今仿彿未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教訓,好不容易要辦一份報紙,卻仍然只想要別人聽自己的聲音,最終能發揮多大發聲的效果,可想而知。當然若是本意不在此,則又另當別論。 

  社評說,台灣民主化後,具有歷史性的“自立晚報”,都不得不面臨停刊的命運,就可推估“玉山午報”的市場,是十分有限的。不過,政治人物辦報當然有其政治目的,只要達到政治目的即可,辦報績效如何恐怕不是其考慮的最高目的。更何況呂秀蓮原本就賠3、4年的心理準備,時間點剛好與2012年的“總統”選舉時間相近,政治目的如何就更加明顯了。 

  呂秀蓮捨具有傳承意義的“美麗島午報”名稱不用,創立與陳水扁執政時期的“玉山警衛室”同名的“玉山午報”。雖然名為效法玉山的高尚與永續,但實質上又何嘗沒有問鼎大位的意涵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