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溫哥華一對華人子女學中文的過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2 07:39:44  


  中評社香港2月2日電/《世界日報》報道,鋼琴老師陳文文與先生12年前從台灣移民溫哥華,女兒德博拉到加國時還未滿月,兒子馬修在本地出生成長,他們除了外貌長得像華人以外,思想觀念與一般加拿大人無異。 

  從女兒念幼兒園開始陳文文就教導她學習中文,並拜托朋友從台灣帶回各種認字卡及中文教材書籍,儘管德博拉努力認真卻仍然一中斷學習就忘記,無法達到父母期待的程度。 

  由於中文學校每周一次課程學習時間太短暫,陳文文帶著小孩參加中文教會活動,藉由與說華語的叔叔、阿姨們接觸交談,創造家庭以外的中文學習環境,她並邀請同年齡小朋友到家中,以中文故事接龍等方式引導他們學習中文的興趣。 

  目前就讀小學6年級的德博拉,中文程度相當於台灣小學4年級程度,但是同一套中文教育方式,對兒子馬修卻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以教授鋼琴為副業的陳文文,在馬修學習中文時無法像德博拉一樣投注全副心力,學習過程困難因而產生排拒心理。陳文文回憶有一次看到兒子寫中文,拿筆姿勢奇怪、寫字慢又沒概念,忍不住氣得大吼起來,馬修一邊掉眼淚一邊寫中文,事後還問她:“媽媽,為什麼我們的關係這麼糟糕?” 

  馬修目前就讀英法雙語小學,需額外時間學習法文以跟上同學程度,加上放學後陳文文與子女相處時間只有3小時,無暇兼顧課業之外的語言學習,因此在學校老師建議下馬修暫停半年中文課程。陳文文遺憾的說,若不是我沒時間絕不會讓他中斷學習中文。 

  有趣的是,儘管馬修法文程度不及同年齡小孩,他卻不肯放棄學法文反而更加努力,原因是學校同學都在學習英法雙語產生參與感;反觀中文學習因現階段感覺派不上用場,因此大大降低學習意願與興趣。 

  陳文文指出,華人家庭父母以為把子女送到中文學校就能學好中文,沒有花額外時間輔導鼓勵,就連在家里也是用英語而非華語交談,子女學習中文一遇到障礙就放棄其實十分可惜。 

  不久前陳文文帶著兩名子女回台灣,他們才大開眼界發現中文其實十分有用,不論是逛街認路標、到夜市購買小吃、或與親戚交談都必須使用中文,學習中文的興趣與動力大為提高。 

  陳文文以過來人經驗建議華人家長,應調整心態避免要求過高,子女學習中文時應以鼓勵代替責罰,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要輕易放棄,多提供純中文的環境讓他們有機會運用所學,信學習中文將能成為子女成長過程中的美好回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