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巴馬如何“將”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7 13:01:06  


2008年7月20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總統府,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奧巴馬(前右)會見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新華社
  奧巴馬上台後極可能選擇“戰即可取勝”的對象打一仗;任內發動“非傳統”安全軍事行動的次數可能“井噴”;其全球軍事戰略則會“收縮”與“擴張”兩手抓。

  樹立形象 建立威信 

  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首位非裔總統,美國國內有種族偏見的人對奧巴馬很有“看法”。這種“看法”在軍隊裏的表現就是一些軍人對奧巴馬當統帥心裏很不舒服,甚至表示不想服從他的統領。如何確立起在美國三軍中的威信,可能是奧巴馬上台後的當務之急。 

  首先,確立一個明確的軍事戰略。近些年來,美軍在全球的軍事行動顯得缺乏章法。雖然“稱霸全球”是指導美軍行動的基本戰略,但“9·11事件”攪亂了美軍思路。把遏制可能威脅美國霸主地位的大國當作美軍的重點,還是視圍剿“恐怖主義”為重點?這成了美軍的兩難選擇。 

  此外,如何進行軍事轉型也讓美軍傷透了腦筋。軍事轉型是當今世界軍事發展的大勢。對於一個要稱霸的超級大國來說,軍隊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才能有利於建立全球霸權,美軍至今沒有很好地解決。目前,美國要對付的對手既有“明”的,也有“暗”的,大有防不勝防之感。所以,奧巴馬需要形成一個明確的軍事戰略才可能贏得美軍的信任,才能確立起在軍隊中的地位。 

  其次,實施成功的軍事行動。布希任內發動的兩場戰爭打到現在也不見盡頭。共和黨未能連續執政,與其打了這兩場“糊塗仗”不無關係。所以,奧巴馬上台後極可能選擇“戰即可取勝”的對象打一打,以贏得美國軍人的認可。 

  統兵打仗 仗如“井噴”  

  根據美國戰略界的分析,近期內全球還不可能出現對美國霸權構成威脅的國家。“非國家因素”是美國的主要“敵人”,也將是奧巴馬任上採取軍事行動的主要對象。奧巴馬上台後,美國因拉動經濟所需,發動“非傳統”安全軍事行動的次數可能急劇上升,呈現一種“井噴”態勢。主要表現可能有以下幾種: 

  打擊“反恐”行動將增加。自從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反恐”戰爭以來,拉登“基地”組織卻“剿”而不滅。最近,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恐怖事件接連不斷,並且越來越嚴重。面對此情此景,美國宣佈,世界恐怖中心已經轉移到南亞地區。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從地理上講,阿富汗是一個中亞國家。從南亞聯盟角度講,阿富汗是一個南亞國家。美國說的南亞是指阿富汗還是指印度與巴基斯坦?這是人們所畫的問號。如果美國所指的南亞不包括阿富汗,那麼,美國就可能對巴基斯坦動手。在南亞地區,印度與巴基斯坦是兩個主要國家。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印度與巴基斯坦哪個國家更重要?如果只能二選一,美國會選擇印度。美國極有可能為了拉攏印度,以“反恐”為名,在巴基斯坦境內展開“反恐”行動。這一方面可以從東面對伊朗形成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削弱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同時向印度輸出武器裝備,對中國造成更大的壓力與遏制,可謂“一舉四得”。 

  打擊海盜行動可能會增多。打擊海盜是另一類“非傳統”安全軍事行動,由於海盜使用的武器裝備日益重型化、高技術化,已經到了非出動軍隊不能剿滅的程度。美國極可能借打擊海盜為名,發動對有關國家或地區的軍事行動,以此刺激美國軍火工業的發展。 

  打擊走私毒品行動的次數將上升。武裝毒品走私遍佈于拉美、東南亞、中亞等地區。美國極可能借用某些“合法”的理由發動打擊武裝毒品走私的軍事行動。 

  奧巴馬將原海軍陸戰隊司令任命為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就很有這方面的考慮。因為瓊斯能更好地為奧巴馬提供這些方面的“具體諮詢與建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