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張榮恭:國民黨執政已拔除台海戰爭引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2 11:57:32  


張榮恭:國民黨執政後,兩岸已排除台海戰爭引信。 (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台北1月22日電(記者 李仲維)國民黨副秘書長兼大陸部主任張榮恭今天表示,去年3月台灣大選的結果,拔除了台海的戰爭引信;5月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結束八年的對立衝突,展開全面交流、積極協商。今年兩岸將繼續在正視現實、開創未來的共同體認下,穩定現狀、擴大互信、共謀發展,走向和平共榮、互利雙贏。 

  張榮恭表示,國民黨重新執政後,一方面重建90年前期國民黨政府提出的“兩岸關係以經貿為主軸”的正確路線;另方面開闢了透過兩岸協商以拓展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以及降低兩岸軍事對峙的契機。當前,兩岸應該首重共同因應國際金融危機,並協助大陸台商克服難關。 

  他說,去年5月28日,吳伯雄主席和胡錦濤總書記進行了兩岸執政黨的首次黨魁會談,達成立即恢復兩岸授權管道協商的共識。6月與11月,海基、海協兩會的對等協商,分別簽署兩項和四項協議,恢復了兩會領導人中斷達十年的互動,實現兩三通直航,兌現了馬英九的競選政見,受到台灣民意支持和國際輿論肯定。

  其中,大陸人士來台旅遊與包機周末化、常態化,都是國共兩黨在2005年多次商談所建立的共識,實際是做球給民進黨政府,但民進黨執迷於用台獨衝撞台海紅線,自喪機會,也損害台灣人民權益,如今國民黨政府都已撥亂反正。受到台灣人民歡迎的一對大熊貓,也是自2005年以來,遭民進黨政府抵制,現因國民黨執政而能來台,有助於兩岸人民和諧相處。

  張榮恭表示,今年是兩岸分治並立的六十周年,雙方在總結一甲子波折起伏的經驗後,將在維持台海現狀的基礎上,持續擱置爭議,積累共識。根據兩岸主管部門的規劃,今年上半年兩會協商的多項議題,已有交集,可進一步促成兩岸經貿領域的互惠合作,發展共同利益。尤其落實雙向投資與金融合作,更能彰顯兩岸交流對台灣經濟與大陸台商的效益。

  他說,馬英九對兩岸關係的主張,都在一年前競選時完整呈現,目標在達成兩岸和平架構、建立經濟合作機制、擴大台灣國際空間、共同發揚中華文化等,都已通過台灣人民用選票檢驗。而上月底胡錦濤的六點講話,作為大陸方面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的指導綱領,已和馬英九的政見形成善意互動,這是歷史契機。今後兩岸可就馬政見與胡六點,求同存異,穩健前進,建立兩岸良性循環,強化兩岸和平發展,合力振興中華民族。

  張榮恭說,但也必須客觀地認知,兩岸之間存在著不易解決的政治問題,所以雙方決定“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地進行協商,而這並不排除雙方繼外交休兵的默契後,透過靈活方式作溝通,及時探討有利台灣國際空間的途徑,以增進台灣人民的權益和福祉。

  至於台灣內部,除了台獨份子惡意抵制兩岸關係外,還有一部份人未能理解台海局勢的改善,因而兩岸必須不斷運用交流協商來讓民眾感受到安全、尊嚴及實惠,以奠定未來兩岸處理較難議題或政治問題的民意基礎。

  張榮恭表示,去年底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首度由兩岸執政黨共同主辦,所形成的共同建議,對兩岸主管部門更具參考性與可行性;未來也歡迎民進黨人士以開闊進步的思維,參與兩岸論壇,不在全民對話中缺席。

  同時,國共兩黨的基層黨際交流,在去年下半年蓬勃開展。今年的兩黨台商權益會談,也正在規劃中。鑒於海基、海協兩會制度是兩岸授權協商及簽署協議的唯一管道,因此,分成黨魁會談、兩岸論壇、基層黨際交流、台商權益會談四個領域的國共平台,將繼續和兩會制度分際分工,猶如雙腳交互前進,促成兩岸關係行穩致遠。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