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防部:兩岸應為進行軍事接觸交流 共同努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0 11:22:12  


  中評社香港1月20日電/東方網報道,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胡昌明大校,總參作戰部戰略規訓局副局長蔡懷烈上校,總政群工辦副主任石楚敬大校,總後司令部戰勤計劃局副局長薛勇康大校,總裝綜合計劃部綜合局副局長范建軍大校介紹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並回答記者提問。

  路透社記者:白皮書中談到現在台海局勢有了很大的改善,這是否意味著大陸會減少部署在台灣附近的一些地區的裝備力量,減少在那里的軍事計劃?比如說在福建、浙江、江蘇地區的軍事力量。更具體地來說,你們會不會減少瞄准台灣的導彈的數量?謝謝。

  胡昌明:這位記者朋友說的,我們的白皮書對當前台海局勢發生重大積極變化進行了描述。當前兩岸關係步入了和平發展的軌道。今天這個局面來之不易,應該說改革開放三十年和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成就,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可靠保證。

  台灣問題涉及到我們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是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肩負的神聖職責,也是憲法賦予軍隊的重要職責。

  我們進行有限的軍事部署,完全是根據國家的安全利益,維護民族根本利益、國家核心利益的需要,什麼時候調整,也將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而定。 

  香港商報記者:請問胡大校,去年底,胡錦濤主席在對台的一個講話中說過,兩岸要建立軍事互信的機制,請問有一個什麼樣的時間表或者有什麼樣的考慮?

  胡昌明:胡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週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站在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的高度,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涉外事務、軍事等方面,就建立兩岸關係的和平框架,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張,為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指明瞭方向,體現了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台海地區謀和平、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決心和誠意。

  胡主席強調,海峽兩岸中國人有責任共同終結兩岸敵對歷史。我們認為,兩岸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有利於雙方減輕軍事安全顧慮,有利於穩定台海局勢,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雙方應為此共同努力,創造條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