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17日電/中國時報昨天發表駐美記者傅建中的文章說,上周本欄〈台北──苦悶之都〉一文見報後,我當天(九日)上午接到兩通電話,一通來自“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蔡仲禮,另一通來自駐美代表袁健生,他們都告訴我:馬英九看了我的文章後,心裡不大是滋味,甚至有些upset。想不到日理萬機的一國“元首”,居然會注意我一升斗小民寫的東西,而且有反應。看來我的苦心沒有白費,多少也達到些為民請命的目的。
文章說,不過使人稍感遺憾的是,“總統”先生似乎對於我消息來源的興趣遠大於我所寫的內容,其實這未免有些本末倒置。應該說,內容如果屬實,誰提供資訊並不那麼重要。也許馬先生不盡同意我所言,而又不便回應,他或有難言之隱,這我都能理解、也尊重。重要的是,他能察納雅言,從他對拙文的反應來看,他像是一位耳聽六路、眼觀八方的人。
更重要的是,如今馬先生據高位,難保他不會被倖進之徒、乃至群小包圍,所以他必須時時刻刻以“親君子,遠小人”為念。這也是諸葛武侯在〈前出師表〉中對後主劉禪諫之再三的苦口良言,前漢所以興,得益於“親賢臣,遠小人”;後漢所以傾,敗在“親小人,遠賢臣”。此乃千古不易之至理名言,望馬英九三思之。
文章指出,老實說,馬先生是島上大多數人最後的希望,特別是外省族群,大家當然希望他好,不願見他倒。否則,覆巢之下,絕無完卵。好有一比,今天的馬英九,等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美國舞台劇的The Great White Hope(白人的偉大希望)。
上述舞台劇虛構的故事是廿世紀初,美國重量級黑人拳王強生(Jack Johnson)打遍天下無敵手,使白人社會顏面盡失,苦惱不已。後來終於出現一位白人拳擊手,足以和強生對抗,遂成了白人們的The Great White Hope,而他也不負眾望擊敗強生。只是黑白種族間的矛盾和歧視,反而因此加劇,這樣的Great White Hope,究竟是好是壞,成了辯論不休的哲學難題。馬英九不也面臨類似的困境嗎?
大家對馬愛之深,責之也切,但基本上都是為他好,除了那些在政治上和他絕對對立的人們。不管馬願不願意或喜不喜歡,他已被選為台灣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性人物,馬也是台灣最後的希望,我們沒有選擇,只有無條件地支持他。我們和他休戚與共,榮辱同沾。他的成功,是我們的成功;他的失敗,也是我們的失敗。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馬都得一往直前,義無反顧,我們誓做他的後盾。
文章說,這是一場賭博,只能贏,不能輸。目前看來馬的籌碼非但不多,還有愈來愈少之勢。不過當 chips are down也好,因到了危急關頭,反會傾其全力,力挽狂瀾,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去過賭場的人都知道,場上有losing streak(手氣背)和 winning streak(手氣旺),不可能一直輸,也不會總贏。要緊的是,winning streak 來時,一定要把握,否則機會稍縱即逝。馬的winning streak尚未到,但我們有信心,這贏的機會終究會來的;一旦來時,就是馬大大斬獲、收割之時。讓我們且拭目以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