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廣州日報:“迪士尼入滬”是巨大文化陷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4 10:11:34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經歷了十多年拉鋸戰般的爭奪,全球第六個“迪士尼”即將入滬的計劃終於浮出水面,這項直接投資244.8億,中美股份為57%:43%的既定模式已經達成,預示著以風靡上世紀80年代的“米老鼠”“唐老鴨”為代言符號的文化品牌落地中國,且有人預測可以催生超過萬億的GDP增長,拉動百萬人就業,這樣一個大餡餅似乎看上去很美很誘人,但從實質性分析,卻更像一個巨大的五彩斑斕的肥皂泡,懸浮得很炫也很懸。 

  廣州日報發表文章說,直接投資244億打造這艘“游樂航母”,意味著完善了周邊的城市設施及相關的商業配套後,總投資要超過400億,而一向精明的美國人43%的股份投入,是不會掏腰包拿出一分錢真金白銀的,靠的是文化品牌的再利用、衍生行業的商業預算以及管理資源等無形價值來體現,這也將意味著掏錢的活兒全由中國人買單。 

  對於能够拉動萬億GDP增長的說法更是不太靠譜,按照凱恩斯理論:在效率較高的西方經濟體,其投資乘數大約在3~5倍之間,而對於經濟欠發達的中國,在未來10年的周期內,能够達到2倍就已經不錯了,這與萬億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即使套用更加詭異孤僻的計算公式,想必也不會算出接近50倍的結果吧。 

  從迪士尼項目上馬的投資分析,如果我們的民生、福利、文化、教育、交通、基礎設施乃至邊遠地區的生活水準足够富裕完善,投也就投了,關鍵是我們在這些方面目前還存在著太多的欠賬,這樣的投資方向,像是餓著肚子穿名牌。而光從投資價值角度講,400億相當於“嫦娥一號”工程的29倍。以今日中國的情況,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花費足以造29個“嫦娥一號”的錢,去購買一只美國老鼠所帶來的精神快感呢? 

  20年前迪士尼誕生美國,是一場帶有娛樂色彩的文化革命;10年前迪士尼落戶香港,是一次東西文化的接壤或商業模式的複制與擴張;如今即將空投中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花大價錢買來的卻是被咀嚼過的通俗文化的“再咀嚼”呢? 

  我們至今還記憶猶新7年前的中國入世談判與美國人的糾葛,其中最大的瓶頸在於文化市場向世界的敞開,這也是美國另一個文化品牌好萊塢制片廠無法落地開機中國的理由,文化層面的侵入,應該要比汽車這樣的骨架工業和金融這樣的經濟命脈更加慎重,西方人在中國建汽車廠和開辦銀行業務,雖然我們曾承受過被衝擊的“陣痛”,但換來的快速發展的甜頭兒,要比承受“與狼共舞”的苦頭兒要多得多,而文化產品的侵蝕,卻未必這樣,弄不好會換來被吞噬的厄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