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三百處爭議到零分歧 揭中越邊境勘界內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9 10:45:32  


2001年12月27日,中越舉行兩國陸地邊界第一塊新界碑揭幕儀式。圖為中越邊界談判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左)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張文學為中方第一塊新界碑揭幕。
  中評社香港1月9日電/在2008年的最後一天,中越兩國如期完成了中越陸地邊界全線勘界立碑工作。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2008年12月28日至31日,中越政府邊界談判代表團團長會晤在河內舉行。雙方就解決中越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全部剩餘問題交換了意見,達成一致,並發表共同聲明。按照兩國領導人的共識,中越雙方如期完成了陸地邊界全線勘界立碑工作。

  八年勘界前鬆後緊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有著1300多公里的陸地邊界線。1999年12月30日,中越兩國政府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兩國開始在中越邊境進行勘界立碑和清障排雷工作。

  2000年8月和11月,中越聯合勘界委員會正式成立,並開始起草勘界有關法律文件。根據中越兩國政府達成的協議,將在中越邊界全線埋設1537座界碑。

  但是堪界的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首先當然是要解決雙方的分歧。

  按照國際慣例,陸地邊界談判的第一步,就是兩國各自提出邊界主張線。在最初的邊界主張線提出來後,兩國專家組比對發現,中越主張線存在近300處爭議。但是雙方在詳細談判協商後,確定真正有爭議的地方只有164處,共計227平方公里。

  廣西測繪局一位姓梁的勘測人員透露:“有爭議地區有幾十處是雙方都沒有畫出來的空白地塊,最大的一塊空白地塊將近2平方公里。有的爭議是因為條約的文字表述與地圖不一致。”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對於參與實際工作的勘界隊員們來說“解決勘測中的爭議是非常頭疼的事情”。一塊界碑往往要勘察好幾次。如在龍邦口岸附近的山嶺上的界碑,就前後花了近2年8個月的時間才最終確定。

  常年研究中越邊境問題的專家鄭維寬向記者指出:“邊境勘界涉及國家利益,是談判,是鬥爭,是妥協,更是友誼。”他認為,中越勘界明顯呈現出前鬆後緊的態勢。從2001到2006年的五年間,勘界工作只完成了總任務量的50%。而2006到2008年勘界工作則進展迅速。鄭維寬指出,這表明中越兩國之間已經有了越來越強烈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2007和2008年間,越南很早就遭到了國際遊資的衝擊,外匯儲備匱乏的越南方面不得不請求中國援手,在這樣的背景下,原來步履艱難的邊境勘界談判難題,迅速迎刃而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