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2009年捷克正式接替法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由於烏俄兩國才剛爆發天然氣風波,身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捷克也發表聲明表示,能源爭端是兩國之間的事,歐盟無意介入。儘管在輪值前,捷克曾表示,要把能源安全、經濟危機和對外關係作為其任期內的三大重點,但接手後,捷克還是選擇以低調方式來開始輪值任期。
今日新聞網1月6日發表文章指出,對於捷克選擇以低調方式開啟輪時工作,觀察家分析家表示,雖然在歐盟歷史上,不乏小國成功治理“大家庭”的先例,但對捷克來說,由於受內、外因素制約,很難在半年內施展身手,似乎也是捷克低調接手的原因之一。
由於前任輪值主席國法國將金融危機、推進歐盟一體化進程等棘手任務留給了捷克,無奈捷克在歐盟內部和國際上的實力遠不及法國,卻在歐盟成立以來最困難的時期被推上火線,使得捷克的接手任務更加艱困。
捷克總統克勞斯向來以“歐洲懷疑論”著稱,是歐盟唯一不在辦公地懸挂歐盟旗幟的國家元首,對於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也頗多爭議,甚至曾多次警告捷克人,在歐盟的大家庭裡捷克人恐將失去民族認同感。
此外,在巴以衝突和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等國際問題上,捷克的立場也明顯傾向美國,因此想要協調歐美敏感關係,對捷克來說也不事件容易的事。
日前法國總統薩科齊曾公開表示,在法國結束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後,仍將“另起爐灶”,暗示將繼續把持歐盟主導權,顯露將捷克邊緣化的企圖。
在捷克境內,一項最新民調顯示,有四分之三的捷克人認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任期與己無關,多數人均認為,歐盟受德、法等大國控制,像捷克這樣的小國根本沒有決定權,甚至還有部分民眾擔心,輪值主席國的任期成本過高,相當不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