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確定今年財政工作重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5 19:20:23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
  中評社北京1月5日電/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5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強調,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是中央在全面分析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的基礎上做出的重大決策,是有效應對嚴峻形勢、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的重要保障。那麼,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2009年我國將如何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新華社報道,對此,謝旭人指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重要關係: 

  一是擴張總量與調整結構的關係。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要把總量擴張與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將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保增長的主攻方向,增強發展後勁,提高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水準,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擴大內需與穩定外需的關係。要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積極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增加政府公共投資,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要把擴大居民消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同時,積極促進出口,實現內需為主和積極利用外需的共同拉動。 

  三是減稅增支與增收節支的關係。要按照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要求,綜合運用減免稅費、增加支出、財政貼息等多種手段,增強企業活力,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同時,要注意統籌兼顧,處理好減稅與保持財政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的關係。加強財政科學管理,堅持依法理財。切實強化收入徵管,自覺維護稅政的統一與規範,禁止隨意減免稅。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別要壓縮行政開支,降低行政成本,嚴肅財經紀律,防止敞開口子花錢。 

  四是財政調控與市場機制的關係。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相輔相成。財政政策是政府調控的重要手段。在市場需求不足、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意願減弱的情況下,要積極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並加強與貨幣政策等的協調配合,提高財政宏觀調控的預見性、協調性和有效性。同時,要抓住時機推進財稅制度改革,並大力支援其他領域的體制改革,加快消除制約擴大社會需求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通過發揮好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來擴大內需。 

  謝旭人強調,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原則要求,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把握好五個著力點: 

  一是擴大政府公共投資,大力促進消費需求。增加國債規模,擴大政府公共投資,並與刺激消費、統籌發展、深化改革等有機結合起來,優化政府公共投資結構,重點安排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災後恢復重建,帶動和引導消費需求,迅速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拉動經濟增長作用直接有效的優勢,通過家電下鄉補貼、增加物資儲備、農機購置補貼等多種方式,促進消費增長。 

  二是推進稅費改革,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稅收是調節經濟和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結合改革和優化稅制,實行結構性減稅,採取減免稅、提高出口退稅等方式減輕企業和居民稅收負擔,促進企業擴大投資,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合理實施減稅政策,從短期看會帶來財政減收,但能緩解企業困難,有利於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從長遠看將為財政收入增長奠定基礎。 

  三是增加財政補助規模,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縮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利於促進消費,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提高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要充分發揮財稅政策在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作用,重點增加城鄉低保對象等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其消費能力。 

  四是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可以穩定和改善居民消費預期,促進即期消費,拉動消費需求。要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重點加大“三農”、教育、就業、住房、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投入,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根據社會事業發展規律和公共服務的不同特點,積極探索有效的財政保障方式,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 

  五是大力支援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完善有利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財稅政策,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力支援節能減排,穩步推進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改革,建立資源集約、節約利用長效機制,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實現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資源等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