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梁振英:港“一國兩制”為台灣提供良好示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31 12:34:18  


梁振英對香港繼續發揮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對港臺關係的發展十分關注。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電/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之際,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召集人、全國政協常委梁振英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過去30年國家統一大業取得巨大進展,兩岸關係積極發展,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反映了民族的意願和新的時代要求。

  梁振英表示,過去30年國家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為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的推進創造了條件。1979年1月1日發表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中說:“近30年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發生根本變化。我國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國際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們如果儘快結束目前的割裂局面,把力量合到一起,則所能貢獻於人類前途者,自更不可限量。”歷史再推進30年,改革開放讓中國在經濟、民生、科技、體育運動和文化各個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我們這一代人將與全國人民一道邁進全面小康。

  他說,過去30年,國家的統一大業取得巨大進展。百多年前的積弱和外強侵佔,形成特殊的港澳臺問題。香港和澳門在20多年前開始了回歸的歷程,中央政府和港澳人民維護了港澳地區在回歸前後的長期穩定和繁榮。“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在港澳全面貫徹落實。香港和澳門的成功回歸,為以和平方式解決主權和領土問題樹立了良好範例。

  梁振英表示,香港回歸後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為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良好示範。在回歸前的過渡期,曾經有部分香港居民和海外人士,對“一國兩制”的可行性以至中國政府和香港人的執行能力有所懷疑,部分香港居民移民外國。但是回歸後香港仍然保持了穩定繁榮,1997年沒有出現所謂“大限”,反而在回歸前兩年,大部分移民外國的香港人“用腳投票”,回流香港,因此1996、1997年這兩年香港人口出現大增長。

  梁振英表示,30年來香港背靠祖國,回歸後香港與內地加快融合,也為香港經濟發展開闢更廣闊的空間。30年前,香港的工業開始北移,香港的製造業職位大幅減少,香港有人提出過關於香港產業空洞化的顧慮,但香港經濟成功轉型,騰出的生產力促使香港大力發展服務業。今天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當中,超過90%是服務業的貢獻。香港和內地的經濟融合實現了互利雙贏,更是香港打造新增長點的最大依靠。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