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評社舉辦論壇 研討奧巴馬對華、對台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31 11:31:04  


論壇與會者合影。
論壇由前“陸委會主委”張京育主持。
  中評社臺北12月31日電(記者 鄒巧韻)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昨天下午在臺灣中評會議室舉辦“奧巴馬上臺後的美國對華對台政策走向”論壇。

  論壇由前“陸委會主委”張京育主持,評論員有:台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陳一新、“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淡江大學國際事務暨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研究所所長蔡增家、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

  張京育說,2008年是一個影響世局很大的一年。這一年裡面有兩個大的事件都跟美國有關係:一個是方興未艾的金融海嘯,嚴重到可能帶來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一個是執政了8年的共和黨政府將有一個屬於民主黨非洲裔的奧巴馬先生來接撐,美國內外的政策走向一定有所更張。這次論壇探討的,主要是奧巴馬上臺以後對外政策中的對華和對台政策走向。由於與會者都身處臺灣,希望各位多針對美國的對台政策、臺灣跟美國將來關係的發展,發表高見。

  陳一新表示,美國未來會走向內縮政權。奧巴馬上臺後,除了以往傳統戰略安全觀點外,也須考量到非傳統安全,尤其是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兩岸不能再用傳統觀點看美國新政府的政策,需要從非傳統角度看問題,台灣也要調整過去的戰略方向。

  林正義表示,兩岸關係大幅改善,美台關係也朝改善方向發展,但美中關係則須再觀察。奧巴馬的施政重點以復甦經濟為主,美中關係存有許多變數,如巨額的貿易逆差、大陸在金融風暴中扮演的角色、何時恢復雙方軍事交流等。對於兩岸關係,美國不會當兩岸的調停者,也不會要求兩岸簽署中程協議。

  黃介正則強調,奧巴馬不是因為對華或對台政策而當選美國總統,因此,美國的對華對台政策仍以其利益為優先。美中關係遠大於美台關係,全球性的議題,北京方面舉足輕重。美國對台政策,不會因為台灣政黨輪替就改變觀感;但兩岸交流對話讓台海衝突風險降低,制度化協商成為安全閥,有助於台美恢復互信。

  左正東指出,奧巴馬在競選期間,對於大陸問題並未定調,讓他上臺後更有餘裕和彈性處理中美關係。台灣雖然是美國對華對台政策的被動接受者,但2009年的縣市長選舉,是馬政府對兩岸政策的期中檢驗,也是美國和大陸方面瞭解台灣人民對於兩岸交流看法的關鍵。

  蔡增家認為,就日本觀點來看,奧巴馬當選改變過去美中台三邊制衡關係。奧巴馬上臺後,首要之務仍為美國經濟問題,不會把東亞地區的外交當作重心,致使日本在東亞須肩負起更大責任。目前日本對馬政府尚有疑慮、中國崛起讓日備感威脅,而兩岸合作更使日本擔憂未來東亞形勢發展的均衡。

  與會者還就未來美台關係發展過程中,臺灣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對美工作的重點,發表評論。

  論壇結束前,張京育除高度肯定中評社在此時此刻舉辦這個論壇的意義之外,還特別表示,中國評論經常在大陸、香港、臺灣等地舉辦思想者論壇,中評社為兩岸三地專家學者討論各種熱點問題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中評社新聞總監俞雨霖、中評社執行新聞總監林淑玲、中評社副總編輯兼《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羅祥喜等也參加了論壇。

  論壇在臺灣中評會議室舉行,全文將於《中國評論》月刊及中國評論新聞網刊載。


    相關專題: 中評社與海峽兩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