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提CECA對岸善意回應 兩岸官員論壇過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21 11:20:36  


 

  國共論壇昨天上午在上海香格里拉飯店揭幕,賈慶林代表北京中央致辭;針對兩岸經濟發展都面臨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複雜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他提出五點建議: 

  一、兩岸展開合作,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賈慶林說,大陸公布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大措施,這些措施將有力地推動大陸經濟發展,勢必對台灣經濟產生積極影響,為台灣企業和廣大台商提供新的商貿、投資機會。

  二、促進協商,推動兩岸金融業合作取得實質進展。賈慶林指出,兩岸應積極推動金融業者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人才培訓和學術交流,通過適當途徑,加強信息溝通、監管合作與業務往來,增強防範金融風險能力。

  三、採取措施,拓展兩岸產業合作的層次和領域。要著力提高兩岸工業、農業合作的層次,推動兩岸產業界建立優勢互補的合作機制,逐步形成兩岸合理的產業分工合作布局;加強兩岸高新技術、基礎科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創立共同的技術標準、知識產權和品牌,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進程等。

  四、創造條件,加快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大陸注意到,台灣部分人士擔憂,擴大開放大陸資本和產品入台,會對台灣一些產業造成衝擊。對此,兩岸有關方面可以就兩岸市場開放和落實產業保護問題進行協商,妥善規範投資秩序和市場環境,照顧各方利益。 

  五、及早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從兩岸實行不同經濟制度和體制的實際出發,考慮兩岸資源、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市場容量等方面差異,遵循雙向互惠、共同繁榮原則,和先易後難、逐步推進的步驟,確立正確發展目標。 

  閱報秘書》CECA 第三條路 去除矮化疑慮 
 
  馬英九在今年三月初大選電視辯論會上,提到兩岸可簽定“綜合經濟合作協議”(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簡稱CECA)。

  “綜合經濟合作協議”,是介於自由貿易協定與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之間的“第三條路”,在定位上,“綜合經濟合作協議”可視為建立未來兩岸經濟整合的“框架協議”,若真正實現,未來兩岸除了可以確定在一定時程(五或十年)內,逐步取消所有貨物貿易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逐步服務貿易自由化、建立開放和競爭的投資機制,便利和促進兩岸投資、建立爭端解決機制外,甚至可以透過協商,逐漸形成允許貨物之自由流通,及採取共同對外關稅及貿易政策,並允許其他生產要素(如人員、資金、勞務、商品)自由流動之共同市場。

  馬英九在“三三會”發表“新政府施政方針”演講時,提出兩岸經貿發展政策方向,涵蓋金融業登陸、投資保障與避免雙重課稅等相關內容。馬英九說,就現況而言,台灣的銀行若以外資銀行的角色登陸,大陸官方認為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在開放態度上較為保守;CEPA模式,則因是大陸為港澳地區特別設置的優惠條例,台灣若走CEPA模式,有被矮化的疑慮,不適合台灣現況。他認為,除開放企業投資大陸上限百分之四十以外,對於投資大陸,需有整體的配套措施,“綜合經濟合作協定”是可行之途。 

  馬英九說,他想的是全球布局,先從東亞開始,美國、東南亞、日、韓經濟結合在一起,構想是兩岸共同市場,希望用這種方式與全球結合起來,與全球接軌。共同市場需要一點時間,但可先從“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開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