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網評精選:族群挑弄始作俑者發出感嘆很諷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21 08:53:48  


滿口的台灣人被中國人欺負,中國人欺負台灣“總統”,這些話言猶在耳,陳水扁不該健忘
  中評社台北12月21日電/日前陳水扁參加北門扶輪社餐會,其中提到一段話,讓筆者感觸甚多,陳水扁無奈的表示“他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台灣族群對立會這麼嚴重,實在令他很痛心也很無奈”,這一番話,可能聽者不同因此會有不同的體會與感受,但筆者聽起來,覺得非常諷刺,有一種陳水扁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感覺。  

  陳水扁或許記憶力不好,也或許是因為隨口說說所以不放在心上,陳水扁忘記了過去每逢選舉就拋出賣台、太平洋沒加蓋、中國人欺負台灣人、香港腳等挑撥族群的言論,但歷史會記載一切,聽者會有意無意的聽進去;迄扁弊案爆發後,全台趴趴造,到處講的辯解語及指責批評的言論,滿口的台灣人被中國人欺負,中國人欺負台灣“總統”,這些話言猶在耳,陳水扁不該健忘,為什麼從過去到現在,陳水扁那麼偏愛炒作族群語言,因為它既好用又有效,容易矇蔽理性,放縱感性,什麼問題一旦碰到族群,就完全失去是非,變成令人難以理解卻又想當然爾,運用的相當自然,乍聽起來也相當的順耳,因此所有的問題都變了調,人們也不太追究。  

  族群本來不是個問題,但運用在最自然的地方,莫過於選舉與人事安排上,成為大家心知肚明的公開秘密。在選舉時,族群常常成為民進黨掛在嘴邊的語言,區別台灣人與中國人、政黨與地域認同的廉價工具,成為區分我群與他群、親疏遠近、誰是自己人誰不是自己人的重要分類點,從親綠電子媒體與平面媒體,只要稍加留意,不乏出現操作族群的文字語言,族群本身並不是一種犯罪,為何要帶有一些褒貶的意味在里面,從當初陳水扁被收押後又無保釋放,在這其中,從挺扁群眾中可以聽到數不清的挑弄族群語言,他們說中國人清算台灣人,這個中國絕對不是指政治上的意涵,而係指地理上與文化上的意涵。  

  在用人時,族群也常常常為刻意維持平衡及澄清外界疑慮的漂白劑,例如一些部門單位絕對不能用某種族群,要用某種族群,此外有時候在用人時,更背負許多莫名其妙的原罪,要刻意考量族群問題,因此族群迄今仍是人民與政府間揮之不去的幽靈,變成一種想起來爾的宿命。 
 
  陳水扁的一番話,引出了族群問題,由陳水扁口中說出無奈的感嘆,更是格外的諷刺,要不是陳水扁過去慣於與精於操作,族群又怎麼會成為台灣的問題呢?族群問題嚴重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在不同的層面展現出程度不一的影響力與殺傷力,族群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選舉及用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陳水扁今天應當感嘆的不是族群問題,應當是反省自己過去及現在的行為,他要面對的是司法而不是族群。  

  筆者有時候很感嘆,台灣的民主化進程是如此的快速,但也始終拋不去意識型態的枷鎖與原生族群的宿命,族群問題運用在選舉中,只會增加仇恨,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這股感覺是台灣以外的地方所體會不到的;族群問題如果運用在人事安排上,總是會產生許多遺珠之憾,永遠是在有限的圈圈內挑人才,因此使部分適當的人無法擺放在適當的位置上,為了杜外界之口,處處綁手綁腳,基於省籍平衡,為了漂白,必須要如此做,因此不斷地陷入被族群擺弄的漩渦中。  

  總之,由族群對立的始作俑者發出這樣的感嘆與無奈,實在是相當大的諷刺,也很值得思考,陳水扁的話提供了思考的素材,今日台灣的族群到底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取決於台灣人民的自覺與馬政府的態度,當大家都不在把族群當成思考的“主要”關鍵點,就像苗栗縣的劉政鴻縣長的成功經驗一般,那麼族群問題便可真正遠離台灣社會,在選舉及用人中不再刻意操弄考量,台灣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贖,才有可能真正族群的大和解。(作者為台北市的大學兼任講師)(來源:中國評論新聞網實名網評)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