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童振源:兩岸直航開放幅度無法滿足現有需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20 22:24:49  


  中評社台北12月20日電/民進黨執政後期擔任“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指出,2次江陳會簽署的兩岸空運協議規定,雙方每月共飛60個貨運包機班次、每週共飛不超過108個客運包機班次,開放幅度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兩岸15日起實施全面通航與通郵。針對兩岸海空運直航後的效益,現任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童振源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2次江陳會簽署兩岸空運協議後,雙方每週往返客運班次從36班增加到108班;不過,目前台灣每週到香港、澳門的航班就有1001班,目前大陸開放幅度還是相當有限。

  貨運包機部分,童振源說,現在台灣、大陸貨機每個月只能各飛30個往返班次,而台灣、大陸各開放2個貨運航點,平均每天只能有1班貨機飛1個航點。

  另外,他指出,因為客運直航班次較多,時效性會較貨運班機高。現在客運班機機腹不能載貨,無論從經濟規模或台灣高科技產業需求來看,兩岸空運直航開放幅度與業界需求的落差還是很大。

  童振源表示,高科技產業原物料較精密,不會選擇海運運輸,因此貨運包機需求很大,但大陸方面從台灣民進黨執政時代談判時,不願開放貨運包機;第1次江陳會時,要求第2次江陳會再談;到了第2次江陳會,還是只談成每個月60個貨運航班。

  他指出,由於許多台灣產業已外移到大陸,需要台灣航空公司的貨運來解決企業分工問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2007年統計顯示,華航國際載貨量排名全球第6,長榮排名第11,2家企業加起來,載貨量高居全球第1。

  童振源說:“大陸很早就表示希望開放大三通,但這次開放的直航其實是有點綁手綁腳的。如果兩岸政府都要意願要做,為什麼不談航權或擴大開放規模?”

  他認為,大陸願意開放的空運直航幅度無法滿足台灣業界需求的原因,可能是“大陸內部是不是有些保守的經濟力量在反對?例如考量對香港可能造成的衝擊等等,這個部分就可能是他內部的問題。”

  童振源說,兩岸直航對港澳影響可從兩方面看,一是消費力問題,台灣旅客到香港轉機時,會在當地消費,1年460萬人次的消費力不可小覷,香港失去這些客源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其次,他指出,台灣每週有1001個航班到香港和澳門,其中8成左右航班都是到香港轉機,一旦兩岸全面直航,會衝擊香港的國際轉運中心地位。

  海運直航部分,童振源說,台灣的國際港還是以基隆和高雄為主,現在台灣開放13個港口,除了砂石、漁貨等較特殊的產品及原物料,大部分貨運還是會集中在基隆和高雄2大港口。

  他指出,基於規模經濟考量,其他小港口的貨運量可能不會太大,而且可能造成一些困擾。在通關、檢疫方面如果把關不好,走私、偷渡等情形都可能隨之而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