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博董事:開放賭權實踐出問題 中央重新提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4 15:13:49  


  中評社香港12月14日電/金融海嘯下,澳門博彩業前景令人擔憂。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蘇樹輝回顧澳門博彩業開放過程,他強調對賭權開放持肯定態度,但認為開放的方式和速度,存有問題。

  澳門市民日報報道,為慶祝澳門大學校友會成立10周年紀念,該會昨日下午假澳大圖書館何鴻燊演講廳舉行“博彩業開放的契機與實踐”專題講座,邀請蘇樹輝任主講嘉賓。

  美顧問公司不了解澳門

  蘇樹輝在會上表示,隨著全球變化,開放改革是必然的趨勢。澳門回歸後,澳門人當家作主,適逢澳娛的賭牌合約於2001年屆滿,正好為2002年博彩業開放造就好時機。2002年特區政府批出3個賭牌,分別由澳博、永利、銀河所奪得,但不足兩年時間,此被譽為最有利澳門發展的博彩、休閒、會展組合,卻由“三變六”,且逐漸偏離開放原意的主調。

  他指出,在制訂博彩政策上,政府於2000年7月成立博彩委員會,並於2001年10月對外徵求競投賭牌意向書,只用了15個月時間便打破了澳門60多年博彩專營的歷史,決定了澳門龍頭產業未來發展的命運,且期間並沒有廣泛諮詢業界意見。更甚者的是,政府當時聘請了對澳門博彩業並不熟悉的美國安達信公司擔任顧問,造成了錯誤的起步。

  他早於2002年已提出不能照搬拉城模式,正如新加坡在開放博彩業的過程中,吸收了澳門經濟轉型的教訓,但明確表示無須套用澳門的模式。

  以威尼斯人引入的太陽劇團並不能在澳門掀起熱潮,以及拉城最大博彩收益來源為角子機(佔50至70%),但在澳門的比重只有3至4%,可見兩地的情況根本不同。

  他亦特別提到,由回歸至今,為何中央政府仍要重新提點澳門經濟要適度多元化?由此可見,拉城模式是否真正適用於澳門?

  蘇樹輝說,澳門政府曾提到外資具有創造新局面的能力,但假如拉城的軟博彩方式具有競爭力,為何外資來澳後仍專攻賭桌業務?正如永利在澳門的建築物設計亦是“照抄”拉城的外貌,一模一樣。

  他說,賭權開放至今,澳門政府有否貫徹開放博彩業的原意,監管是否到位,政策是否傾斜到可隨意修改,相信大家心中有數。他又提到,有意見認為假如政府在使用拉城模式前,能回顧澳門的博彩歷史後才開放博彩業,澳門博彩業現時的“痛苦”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