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對中國經濟能及早走出困局應有信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0 15:37:21  


  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經濟差不失信心 保增長結合改革”的社評說,中國現正召開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在總結當前形勢中,為明年定下經濟管理策略。在此之前中央早已出台連串的刺激經濟措施,反映了要達致“保增長”這個首要政策目標的重大決心。與此同時,卻傳出了十一月份經濟數據料將差劣的訊息,令人對近期形勢倍感憂心。總的來看,人們對眼前困境必須有十足的心理及實質準備,但也要對最終脫困抱有信心,並把握當前形勢,推動改革與優化結構工作,為加快加強復蘇鋪路。

  社評表示,最為令人關注的是,十一月工業生產增幅會進一步下跌,最差估計僅得半成。出口增幅同樣會大降甚至下跌。十月份工業增長已大降至約百分之八,乃多年少見的單位數,且只約為六月增長的一半,顯見近幾個月生產放緩甚急,在這走勢下增幅多跌並不為奇。出口增長今年來亦比去年進一步放緩,頭十個月跌至近二成二 ,十月份則低至約一成九,但這些都只反映之前訂單,九月金融風暴大爆發的影響尚待浮現,故在上月及其後出口大幅放緩殊非意外。出口除受制於國際需求減少外,還有信用緊縮令正常的貿易及航運物流活動受阻。最近舉行的中美對話,便就解決此問題取得成果,由兩國的進出口銀行共同提供二百億美元資金,以支持與貿易相關貸款,希望可稍解困局。

  社評指出,無論目前情況如何差劣,由於中央已出台多項刺激措施,且若情況需要還可加碼,故對中國經濟能及早走出困局應有信心。暫時雖難確定何時可扭轉跌勢,但預計明年內經濟應可漸趨穩定,並將踏上復蘇之路。可以肯定者是,中國經濟在滑落中,仍將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佳者,也將會是最快重新站起來者,故仍可維持一枝獨秀格局。

  另一方面,還應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困境,因這可帶來一些正面效應,包括:(一)為中國徹底擠掉經濟中及資產市場的泡沫,形成更穩固的發展基礎;(二)有助大幅推低國際商品價格,如油價已自高峰跌掉逾三分二,既可拉低通脹,也有利於消費、建設,還提供了改善資源管理體系的良機。例如可趁機改革能源及農礦產品的定價機制,使能更順應市場狀況,又可擴建儲備以助減低日後價格波動。(三)為企業、個人帶來危機感及轉變壓力。個人要增值及改善理財,企業則要由改革、改組來提高效率,並要加快升級轉型。(四)降低生產及生活成本,令工資等的增幅放緩,也緩解了前幾年的民工荒,有利於企業營運及經濟持續發展。(五)有利於中國企業通過國際併購以擴展生產力及海外業務。

  社評又說,因此,政府及企業均應善用機遇,加快發展並由發展帶動脫困。這不單可縮短低谷時段,還可為復蘇增添動力。同時,當局還須把刺激經濟方案與改革、結構調整等方面的政策結合,在推動總量擴張時提升經濟質素。為此必須審視有關措施,務求不會保護落後及阻礙調整,且不會違反市場機制而造成扭曲,免令成功刺激經濟後卻留下後患。所以一刀切或無必要的生產、消費補貼可免則免,財政投資更要盡量與產業升級目標配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