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香港既要應急又要為復蘇籌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9 14:45:21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香港既要應急又要為復蘇籌劃”的社評說,特首曾蔭權昨日在主持經濟機遇會會議後,宣布了一系列的刺激經濟及創造就業措施,希望能減輕金融風暴對本港的衝擊。無疑,未來尤其是明年的情況,將如特首所說十分困難,政府確有必要盡力維護民生穩定大局。然而在此之外,仍須從長計議,加快制訂長遠發展計劃以助復蘇。

  社評表示,特首還籲請港人要有面對困境的準備。他指明年經濟在風暴重壓下,難免會有負增長,估計要到後年才開始回穩。以目前形勢看,這確是個比較客觀的預警,且實際情況還可能比九七風暴及SARS時更差點。原因是當年除東亞外外部環境基本良好,而這次歐、美、日等發達國將罕有地同步陷入衰退,大多數新興經濟亦難自保,脫鈎效應幾近破滅。更令人擔心者是,連中國內地的近期經濟表現亦欠理想,明年能否“保八”,和及早扭轉增長下滑尚難確定。面對如此嚴峻形勢,全港上下必須作最壞打算,有充分的應付危機的心理及實質準備,更切勿心存僥倖,以為聖誕過後便可無事。

  社評指出,在應急方面政府已做了不少工作,昨日特首更為之前出台的措施加碼,進一步強化其抗擊風暴能力,其中大多是直接而可短期見效的新措施。重點是兩面出擊:為企業緩解融資困難,和創造更多就業以保障民生及維持社會消費力。這可說是及時雨:金融風暴帶來的信用緊縮,已嚴重影響正常經營,由政府擔保銀行放貸,乃最有效的臨時解困措施。這次再把政策強化,包括提高總承擔額及個別企業貸款限額,並把對象由中小企業擴展至其他非上市企業,都可令其效力增大。增加臨時職位及基建工程項目,同樣對減少失業人數有立竿見影之效。

  當然,這些都非萬應靈丹,既不能治本,也不能完全抵銷風暴的衝擊,日後政府或會再增添同類措施以應急,但企業、市民要過緊日子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因此社會各界,不能只等或只靠政府出招,還須努力自強,在艱難中奮力殺出生路。只要企業能靈活經營,市民能勤奮增值,便有機會在危機中浴火重生,開拓出發展的新天地。

  社評認為,除了應急外,全港上下還須稍為放長眼光,認真考慮如何加快日後的復蘇步伐,爭取後年在局勢穩定時,能盡快推動經濟回升,從而避免陷於持久的L型衰退,或緩慢的爬行復蘇。這便要求政府在應急措施外,還要有更全面而具規模的經濟發展策略。為此又必須有企業及區域開發,和強化與內地聯繫等方面的具體計劃。特首說將與廣東共同努力,為珠三角港商紓困,擴大本港的人民幣業務,和增加內地訪港人流,都是必要而有用的策略。擴大本港人民幣業務後,將可利用國際金融大重組的機遇,令本港金融業及中心角色再上台階。

  社評又說,但在此之外,還應更注意與內地進行其他產業,如物流、訊息、專業服務及高新科技等的合作。故應考慮由加快河套及其他邊區地域的開發,來作為與內地進行產業合作的基地。只有這樣,香港經濟才可避免在危機衝擊後一落不起,和有能力盡早復蘇,從而搶佔風暴後的新商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