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包淳亮:未來世界 美中兩超共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2 09:10:26  


包淳亮:告別美國單極世界之後,世界將形成幾個權力中心呢?答案很紛歧,有二、三、四、七這些不同的可能。
  中評社台北12月2日電(作者 包淳亮)巨大的政治與經濟災難,必然加速世界格局的轉變。廿年前蘇聯走向崩潰,使兩極世界格局告終,形成美國主導的世界新秩序。新秩序原被預估將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但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與美國的金融危機,現在已經被判定提早結束。

  告別美國單極世界之後,世界將形成幾個權力中心呢?答案很紛歧,有二、三、四、七這些不同的可能。所謂的二,在不久之前還有稱是美國與歐洲兩極,但今年夏美國外交事務一篇專文則提出美中兩大的說法;歐巴馬團隊據說將把美中經貿磋商,提升至美國副總統與中國總理對談的層級,這將是美國與單一國家定期對話的最高等級。這一發展,似乎映證美中兩超共管世界的說法。

  在中美兩超的可能之外,今年中俄兩國總統會晤,與俄羅斯、巴西兩國總統會晤時,都提出金磚四國間加強對話的說法。終究兩超還只是一個發展方向,不排除是美國羈彌中國的可能。中俄印巴四國金磚四國合作,可以與原有的七大工業國並稱為十一大國,如此則符合中國的韜光養晦政策。但這十一國之間參差不齊,實在不足以成為大國的分析架構。

  從長遠來說,逐漸浮出的是中美歐印四大權力中心的說法。四極的人口少則三億、多則十三億餘,遠非其他中心可以比擬。不過印度雖有所發展,但廿年之內恐怕都沒有可能在經濟與軍事上凌駕俄羅斯、巴西與日本這三國之上,於是中美歐印四極,似乎不如再加上俄巴日的七極來得可信;但如此數量漸增,距離廿國集團也已不遠,反而又失去了權力運作與分析要求的集中性。

  另一個選擇是刪除印度,基於追求簡約的大國分析架構,把中、美、歐定義為三極。這三者是具有政治影響力、軍事實力與經濟規模的完整強權,其中美國實力最強但人口規模最小,歐洲經濟規模大但內部整合差,中國看似脆弱但潛力最大且成長最快。至於國際政治學界泰斗華爾志(Waltz)所強調的美中俄三極,隨著俄羅斯經濟地位的削弱,似乎漸漸被淡忘了。

  無論何種分析架構,中美兩國都是主角;他們有集中的政治,可以調動龐大的軍事與經濟資源。中國在明後兩年內,將超越日本成為經濟第二大國,至於貿易規模與外匯儲備,在過去五年間已陸續超越日本,甚至已將近日本一倍。過去美國超強,一些台灣人夢想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但時移勢易,如果從國家實力來看,成為中國大陸一省,漸漸將不再算是低估了台灣。(作者:包淳亮,台北.中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