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調六成核潛艇進駐太平洋 拉攏澳軍圍堵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27 13:50:10  


美軍新改裝的巡航導彈核潛艇“俄亥俄”號可攜154枚“戰斧”巡航導彈,猶如一座水下導彈庫。
  近年來,美軍不斷渲染所謂的“中國潛艇威脅”,并以此為借口加緊向西太平洋增派潛艇。近日,美國海軍潛艇司令部司令在澳大利亞公開表示,中國海軍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威脅”,美國海軍將調集60%的核潛艇進駐太平洋,還將與澳大利亞海軍一起打造“世上最致命”的潛艇部隊。由此可見,美軍企圖拉攏澳大利亞,欲借美澳同盟,來加強對中國的威懾。 

  欲拉澳軍威懾中國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11月上旬,美國海軍潛艇司令部司令傑伊·唐納利中將在澳大利亞潛艇研究所舉辦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亞太地區最大的安全隱患”是中國增加軍費和推進軍事建設,中國正加強軍事力量,以阻止第三方介入台海衝突,為此美國正在把60%的核潛艇調往太平洋海域。 

  唐納利對媒體記者說,中國國防支出2007年增長了19%,而且還在繼續增長,中國軍方正在發展幹擾美國軍事衛星及在遠離中國海岸的大洋擊毀美軍戰艦的技術。“中國正在建造的大量艦艇已成為擔憂的理由,更嚴重的是,我們不理解中國一些軍事行動出於什麼樣的理由。” 

  在渲染中國軍事威脅的同時,唐納利也向澳大利亞方面表示希望與澳軍合作,對抗“中國的威脅”。他說,美國和澳大利亞潛艇部隊繼續合作,形成“世界上最有殺傷力的力量”是至關重要的。唐納利提到,澳大利亞“柯林斯”級潛艇有可能在將來發生軍事衝突時起到重要作用,因為這種潛艇在危險地區可以執行遠距離航行任務,無須空中支援。 

  據悉,“柯林斯”級潛艇是澳大利亞海軍的主戰潛艇,現役共有6艘,其中最新的一艘是2001年下水服役的。這款潛艇的主要任務是反艦、反潛、警戒、搜集情報、布雷和執行運送潛水員登陸等特種任務,活動範圍為中遠海。今年10月底,澳國防部長菲茨吉本宣布,將撥款470萬澳元用於下一代潛艇的研制,下一代潛艇將在2025年服役。菲茨吉本稱,新建成的潛艇艦隊將是一支“全世界最具殺傷力的傳統潛艇艦隊”,艦隊可載遠程巡航導彈及微型潛艇,從而使澳大利亞在“亞太地區其他國家海軍迅速發展”中保持“戰略領先地位”。 

  有專家指出,美國之所以大力拉攏澳大利亞,一方面是因為澳地理位置優越,能在太平洋地區衝突中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因為澳是美國重要盟國,在太平洋地區與美國有著共同的戰略利益。長期以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有“南北雙錨”之說,“北錨”是日本,“南錨”就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台灣尖端科技雜志社社長畢源廷本月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也提到,在二戰期間,美國與日本為爭奪太平洋苦戰數年,期間澳大利亞就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它穩住了南太平洋”。畢源廷還把澳大利亞比喻成三國時代的東吳,強調其在制衡中國時所起的牽制和策應作用。他強調,如果美國將來想在太平洋與中國對抗,澳大利亞非常關鍵,美國若不能穩住澳大利亞,“那麼它在南太平洋要拿到所謂的戰略要地便很危險,不管在潛艇的修補還是後勤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問題”。 

  美將潛艇集結關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