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應主導成立亞太金融應變機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26 00:23:59  


華爾街失火,殃及全球。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中國評論》月刊十一月號刊登台灣統一投資信託公司總體經濟分析師胡聲安的分析文章,他認爲此次史無前例的金融海嘯使“當代財務工程方法論面臨嚴厲挑戰”,對世界的“後續衝擊不容輕忽”;因此,“大陸當明辨情勢,以確保自身利益為重”,且“中國應主導成立亞太金融應變機制”。全文如下:

  歐美金融機構接二連三爆發倒閉危機,冰島宣佈破產,匈牙利政府告急,美國地方政府瀕臨破產邊緣,這些圖像勾勒出人類史上規模最大、全球連動性最深的金融危機。舉世全球化的反省尚未落槌定音,史無前例的全球性金融災難已翩然到來。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是本波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總結這一場金融風暴成因,主要是資產證券化引發放款機構道德危機,金融機構鼓動房市投機,新金融商品遭到濫用,高度財務槓桿操作以及美國財經當局政策護航,助長房市投機所致。

  金融商品肇禍華爾街煉金術穿幫

  第一、資產證券化引發金融機構道德風險。原本房貸銀行僅能就自身吸納的存款上限進行放款,但透過房貸資產證券化(MBS)販售,房貸銀行得以重新取回資金,再度在房貸市場承作新的房貸。90年代以來,美國房貸銀行反覆將房貸資產進行證券化出售,財務槓桿大幅擴張,導致房市稍作回檔便不支倒地。

  此外,房貸銀行將手中房貸組合透過MBS機制賣出後,並未被要求承擔足夠的風險責任,導致徵信形同具文,許多銀行甚至違背基本授信審定標準,浮濫放款。這種決策者成本與效益缺乏適當連結,風險得以順利轉嫁,正是資訊經濟學中所謂道德風險的典型(Moralhazard)。

  第二、新金融商品造就房市投機。利率變動型房貸(ARM),原本是分散風險的金融創新,也在本波房市泡沫中遭到濫用。在ARM設計下,前2~3年利率負擔低,造成原本無力購屋者,也在房市榮景中加入投機行列。美國房市持續向上,金融機構鼓動sub-prime級進場買房,而這群購屋者也成為支撐美國房市泡沫的最後一隻老鼠。2005-2006年次貸級購屋者數量創下高峰,房市也同步登頂。2007年時,次貸戶即將進入利率轉換高峰期,利率一夕間將從2~3﹪調升至11﹪以上,次貸違約風暴山雨欲來。

  此外,其他如膨脹式(Balloon)房貸,更是房貸銀行棄第一線風險監控責任於不顧的經典。此類房貸契約於貸款期間不斷擴大對房貸戶授信,房貸戶每月僅須繳付極低金額,形同繳付房屋選擇權權利金。導致一旦房市反轉無價差可圖,此類房貸戶便立即違約,將房產拋予銀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