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花旗瀕臨倒閉邊緣 匯豐控股尋求併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24 09:39:16  


花旗行政總裁潘迪特上周五指會裁員5.2萬人,約佔總人手兩成,令人擔心減員行動陸續有來,潘迪特也可能被撤職。業務減磅將是花旗唯一可走的路,不是裁員就是出售業務,但喪鐘可能已敲起。(圖片來源﹕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11月24日電/美國花旗集團股價上周暴瀉6成,財困問題引發嚴重信心危機,集團急忙與財長保爾森及候任財長、紐約聯儲銀行行長蓋特納等官員會面,商討政府注資可行性,另一方面繼續尋求併購。消息指,匯豐控股有興趣收購花旗的亞洲及拉丁美洲資產。 

  文匯報引述《星期日電訊報》報道,匯控對花旗在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的業務尤感興趣,但需視乎花旗董事局是否認為將集團拆骨出售或出售部分資產,可挽回市場對集團的信心。據指,其他金融機構也在打花旗主意,但花旗坐擁2萬億美元(約15.5萬億港元)資產,它們沒有全盤收購花旗的意慾或資源。 

  華府花旗共識 不會大量注資 

  截至前日下午,花旗與政府的共識是,政府不會像拯救美國國際集團(AIG)般,透過大量注資換取花旗龐大股權,因為花旗跟AIG不同,其資產負債表相對健全,資本水平相對穩健,政府若收購花旗,將開創先例。暫時未肯定政府會否作出少量注資或發表花旗財政穩健之類的聲明。 

  分析指,財政部從救市基金撥款注資花旗的機會很微,因為政府只能透過購入優先股形式注資,但花旗面對信心危機多於資本或流動性危機,增強市場對花旗信心的唯一方法是增強其普通股。 

  剛宣布裁5萬 仍將陸續減員 

  聯儲局和財政部已接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美國所有主要銀行,探聽若花旗倒閉它們會否施以援手。但大摩或高盛併購花旗的機會很微,因為這樣會造成架床疊屋,導致大規模裁員。花旗昨日在全美和英國等多個國家刊登廣告,向顧客保證集團財政狀況穩健,但信心危機可能導致擠提或投資者撤資。 

  花旗行政總裁潘迪特上周五指會裁員5.2萬人,約佔總人手兩成,令人擔心減員行動陸續有來,潘迪特也可能被撤職。業務減磅將是花旗唯一可走的路,不是裁員就是出售業務,但喪鐘可能已敲起。

  花旗求存4大可能

  1.轉換管理層 

  獲救市基金貸款250億美元(約1,938億港元)後,現金緩衝達1,000億美元(約7,751億港元),加上貸款業務在當前經濟環境下表現相對不俗,只是股價大幅插水影響基本因素。刺激股價方法之一是撤換行政總裁潘迪特,曾在花旗任職的前財長魯賓以及貝萊德(BlackRock)理財部主管芬克是其中兩個人選。 

  2.申請破產保護 

  花旗是全美最大次按貸款商之一,但市場對其貸款質素的關注,由樓按擴大至企業及信用卡。花旗沒責任為全部貸款撇賬,最近更表明會停止將貸款組合的額外800億美元(約6,200億港元)資產以市值入賬列為虧損,因此即使貸款價值下跌也不會影響股值,而只要借貸人繼續償還貸款,就不會出問題。問題是,其高風險資產已高達880億美元(約6,821億港元),非常接近1,000億美元現金緩衝。 

  3.出售資產 

  高盛市值210億美元(約1,628億港元),稍高於花旗的200億美元(約1,550億港元),而高盛股價為53美元,投資者似乎不擔心其股價會下挫,所以高盛可利用其股票進行收購。花旗擁7,800億美元(約6萬億港元)存款和2億個客戶,對於最近轉型為控股銀行的高盛,收購花旗的成本低於擴張分行數目。 

  4.政府拯救 

  監管當局不會想再見到類似雷曼兄弟倒閉造成的混亂。政府已向花旗注資250億美元,但財長保爾森已答應再向美國國際集團(AIG)注資,他很有理由對花旗重施故技。政府可擔保花旗的債務,也可以救市基金注資,或在監管上做工夫,例如取消以市值入賬的會計標準。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