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中國要積極參建金融新秩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7 15:20:41  


  中評社香港11月17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中國要積極參建金融新秩序”的社評說,前日舉行的G20峰會,為建立世界金融新秩序開了頭,並為此建成了新架構。會上達致一些重要的原則性協議,又為開展更具體的工作打下了基礎,還定下了在明年四月底前再開,為跟進工作提供了動力。在新架構中,中國可逐步發揮應有的影響力,為推動新秩序的建立作出貢獻,也為保障自身權益取得更多空間。

  社評表示,會議乃由近月金融風暴大爆發所迫出來的。二次大戰後,按布雷頓森林協議建立起來的世界金融及經濟體系,被風暴掃得七零八落,多年的潛在問題一併暴露,令全球響起改革呼聲,目的是防止災難日後重演,故峰會廣被視“布雷頓森林第二”。由於歐美間對一些重大原則的看法有分歧:歐洲力主加強金融監管而美國抗拒,再加上布什政府下台在即,故令人對峰會成效有所懷疑,但結果可說是超出預期。

  社評認為,峰會本身便是新秩序的一環。G20本是各國財金官員間的非正式會議,現在提升為峰會議定世界大事,便成了為各方認可的新國際財經議事平台,也將成為新秩序建設的基本機制。G20的代表性甚強,涵蓋全球九成經濟實力,更反映了當今世界的美、歐及新興經濟三元鼎立格局。有人建議把發達國的G8會議擴大,以容納中、印等新興大國參議世界大事,現在看來已無必要。會議成果還反映了三元的互動,既通過了不少歐洲的加強監管建議,又避免了其中較“激進”部分以便美國接受;同時也接納了提高新興經濟代表權的原則。這象徵著世界由單極走向多元化的根本性轉變。

  峰會達致了三大方面的協議:(一)防止衰退。由各國按國情採財政、貨幣等措施推動經濟。各國都已在做,更曾協調減息行動。(二)加強監管。對金融體系中如會計標準、評級機構、衍生工具、披露原則等多個領域,都提出了具體的改善任務。(三)反對保護主義。在這經濟困厄之時,會議提醒各國不要重犯上世紀大蕭條時代以鄰為壑的錯誤。

  社評指出,胡主席會上的發言,清楚地表達了中國的立場:首先是自保,維持平穩較快發展就是對世界的重要貢獻,由此亦婉拒了西方的協助救亡需索。他又責成主要發達國承擔責任,和為新興經濟爭取話語權。無疑,新形勢及新秩序的建立,已為中國發展及擴大國際影響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故必須好好把握。在建立新秩序上,建議中國在三個層次上有所作為:(一)在基本理念上,要有符合本身及新興經濟情況及利益的新思路,打破歐美的理論壟斷而不再被牽著鼻子走。最近人民日報載文反駁西方的中國“儲蓄過多論”,便是良好的範例。在國際監管及貨幣體系等方面的新秩序建立上,中國更要有獨立的見解。(二)在金融改革的技術層面上要多研究並結合本國情況及歐美的正反經驗,作出改進倡議,以促使建立有利本身的遊戲規則。(三)在提高國際組織中的代表權上,既要積極爭取又要有理有節採取和諧漸進方式。同時,要積極促建東亞區域金融協作體系以保一方穩定,實行全球及區域新秩序建設並進的“兩條腿走路”策略。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出席G20、出訪拉美希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