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國報告:中國人類發展處歷史最高水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7 10:31:00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6日在京發布《中國人類發展報告2007/08》。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使中國在人類發展方面取得巨大進步,人類發展指數處於歷史最高水平,接近“高人類發展國家”的標准。

  新華網報道,這份主題為“惠及十三億人的基本公共服務”的報告說,3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人類發展取得了劃時代的巨大進步,中國人類發展指數從改革開放前(1975年)略高於“低人類發展”水平的0.53,上升到2006年的0.781,開始接近“高人類發展國家”的水平;國際排名從1991年的101位上升到2007年的81位。當前中國人類發展的一些關鍵性指標,已可以和一些發達國家媲美。

  但是,重大的挑戰依然存在。報告說,中國城鄉之間,沿海發達地區和內陸貧困地區之間,不同性別之間以及城市戶口人群與非城市戶口人群之間的人類發展差距仍然在擴大。

  這份報告就加快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給予農村人口和其他困難群體特別關注提出了9項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核心是怎樣為13億人口中的每一個人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符合最低統一標准和水平的公共服務。

  聯合國駐華系統協調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馬和勵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改善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將有效緩解國內外金融危機和經濟發展減緩所帶來的挑戰,可使人們更加放心地消費,幫助中國實現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目標。

  “中國財政預算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0%以上,國民儲蓄率高,外匯儲備高達2萬億。這是中國有財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的目標,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基本而有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務的目標變為現實。”馬和勵說。

  自1990年以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一直都在其全球人類發展報告中發布人類發展指數,主要從三方面評價人類發展:預期壽命、受教育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

  這份報告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資助、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過一年半的研究組織撰寫而成,是第五份《中國人類發展報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