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讀俄核潛艇事故背後的5大因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5 16:05:47  


“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
  俄羅斯核潛艇“環斑海豹”號的致命災難,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起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以至影響俄海軍和軍工企業整體聲譽的惡性事故呢? 

  盡管俄政府和軍方三緘其口,但知情人士透露的最新情況顯示,是幾方面因素的綜合導致了這起災難,而技術和人才的青黃不接則是根本原因。 

  第一大因素:數倍的人員超載埋下隱患。 

  出事潛艇的標准配置是73人,事發時艇上卻有208人。盡管俄軍方和生產企業均解釋說,該艇正在進行海上試航,生產企業需要派大量技術人員和專家,教授官兵操作全新的系統。但大量人員擠在狹窄的空間內,一旦發生事故,配備的救生設備將嚴重不足。 

  事實上,有遇難者家屬向俄《共青團真理報》透露,在船廠工作的一對父子,此次同時被派往艇上參加試航工作。事發時,為了營救失去知覺的父親,兒子把自己的氧氣罩給後者戴上,自己卻中毒身亡。這一報道證明潛艇上的救生設備確實不足。 

  第二大因素:事發時有人在艇內違規吸煙。 

  一些專家認為,由於艇上人員混雜,監管缺位,任何一個人只要點一支煙,就會觸發消防系統噴灑氟利昂滅火劑,同時關閉相應艙室的密封門,造成艙內人員窒息而死。 

  第三大因素:參加試航的技術人員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消防系統意外啓動的情況。 

  由於艇上人員太多,很多人可能沒有聽到警報聲,或者不知道那樣的警報聲意味著什麼。 

  這一猜測目前已得到證實。仍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工程師維克托·裡夫克告訴《共青團真理報》:“我值班結束後剛躺下休息,突然,氟利昂氣體正對著我噴下來,像霧一樣。我失去了知覺。” 

  他的同事謝爾蓋·安沙科夫說:“液化的氣體包圍我們後,我聽見警報聲,然後聽到副艦長大叫:‘接通你們的呼吸器!’一些人直接吸入氟利昂,立刻死去;一些人仍在迷惑中,沒能戴上面罩。” 

   第四大因素:潛艇制造環節出現問題。 

  俄軍工專家亞歷山大·古茨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俄羅斯軍工在產品和人才兩方面都青黃不接,不少新武器其實是用蘇聯時代庫存的原材料裝配的,至於這些頗有年頭的材料是否合格,無人敢保證。 

  另一方面,蘇聯解體後,大批軍工企業人才流失。

  由於過去20多年裡幾乎沒有生產新潛艇,相關專家和技術人員要麼退休或流失海外,要麼技術荒廢。總而言之,技術與人才的“斷檔”是導致“環斑海豹”號悲劇的根本原因。(來源:中青在綫-青年參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