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特首急往東莞訪港資企業 四範疇助紓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3 09:12:41  


曾蔭權昨日前往東莞實地考察當地港商的情況,了解他們在金融海嘯下的處境。圖為曾蔭權參觀東莞鳳崗鎮一間五金製品廠。
  中評社香港11月13日電/在金融“海嘯”衝擊下,近期接連發生在內地投資的港人企業倒閉事件,港資企業的命運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昨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緊急前往東莞實地考察當地港商的情況,並與約20名港商代表座談。曾蔭權表示,當局會在4大範疇向內地有關部門提出具體建議,包括要求內地在出口退稅、加工貿易轉移轉型、台賬保證金實轉等方面政策有所鬆動;就《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採取對應措施;協助並為港商進入內地內銷市場提供便利措施,並希望內地銀行和有關當局能適度地放鬆銀根,協助港商度過難關。 

  據文匯報報道,曾蔭權昨晨與香港5大商會代表舉行早餐會,聽取他們對企業方面的意見,下午即前往東莞實地考察當地港商的情況。他在東莞市長李毓全的陪同下,先到東莞鳳崗鎮一間五金製品廠參觀,該港資企業於1977年成立,聘有千多名員工;接著與約20名珠三角港資企業代表舉行座談會,進一步了解他們現時面對的營運困難。返回香港後,他於傍晚舉行記者會。 

  與內地部門商放寬政策 

  曾蔭權說,香港在內地的企業,尤其是珠三角的加工貿易企業,對香港的經濟及就業都十分重要,而面對全球信貸緊縮及經濟不景氣,加劇了港資企業的營運困難,不少正面臨倒閉危機。特區政府十分關注有關問題,並會以雙管齊下的方式推進協助港商的措施。他說,香港正陸續推出措施協助中小企,包括增加銀行體系的流動資金、促請銀行放寬對企業貸款,以及上月以來多次宣布的加強中小企業資助計劃的措施等。而針對他們在內地的業務面對的營運困難,特區政府須與內地商討,有關措施包括4大範疇。 

  籲內銀鬆銀根助港商 

  曾蔭權指,隨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大漲,以及內地政策調整導致成本上升,削弱了港商產品的競爭力。再加上歐美經濟不景,令訂單劇減。因此,特區政府希望內地在出口退稅、加工貿易轉移轉型、台賬保證金實轉等方面政策有所鬆動,令企業能夠有喘息的空間。同時,港商普遍認為,《勞動合同法》大大增加了內地勞動力成本,同時降低了人力運用的靈活性,法律的可追溯條款也引起勞資爭議,令企業履行法律遇上很大困難。特區政府希望內地當局能採取一些紓緩港商困難的措施。 

  他又認為,面對出口市場萎縮,不少港商希望當局能容許他們進入內地內銷市場,並提供便利措施,例如一站式轉型服務、加速審批程序等等。同時,港商在內地面對融資緊縮的問題,特區政府希望內地銀行和有關當局能適度地放鬆銀根,協助港商度過難關。 

  歡迎東莞推扶助措施 

  曾蔭權對東莞市政府日前宣布的一系列扶助當地企業的政策感到高興,認為可協助當地港商紓困,並認為與特區提出的4個範疇有很多相連及回應。他說:“我知道有很多其他市亦會跟隨進行。我們會根據有關討論及建議,繼續積極跟進各項方案,一但獲得批准,會盡快公布和落實。” 

  陪同曾蔭權前往東莞的有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陳德霖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務秘書長蔡瑩璧。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