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專業人士稱:中國有能力“擄走”他國衛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2 14:48:38  


伴飛小衛星拍攝的神七飛船圖片。(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11月7日神舟七號慶功大會前夕,雖然距離神舟七號成功執行多項太空任務的時間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但西方一些所謂的軍事專家仍然在借題發揮,大肆炒作“中國太空威脅論”。國際先驅導報報道,一向以反華著稱的美軍事專家、“國際戰略評估中心”副主任理查德·費舍爾就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渲染神七的軍事意圖,并且稱“來自美國戰略司令部的情報”表明,“神七在執行太空任務的過程中與國際空間站擦肩而過,已經對國際空間站造成了威脅”。不過,就在費舍爾口沫橫飛大放厥詞的同時,卻也暴露了美國方面對神舟七號進行了全方位監視偵察的事實。

  神七撞上國際空間站?

  在這篇文章中,費舍爾煞有介事地聲稱,2008年9月27日,中國神舟七號太空飛船順利完成了兩項主要任務:實現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首次發射重量僅40千克的伴飛小衛星。“但與此同時,國際空間站卻遭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因為“在神舟七號發射伴星僅4小時後,就經過了距離國際空間站大約45千米的地方”,他一口咬定,“由於與空間站之間的距離過近,神舟七號飛船及其發射的BX-1小衛星,可能會對國際空間站構成潛在威脅”。 

  其實,早在10月9日,費舍爾就在一份關於中國神七的分析報告中提及伴飛衛星,并對神七之後中國太空軍事發展動向進行了臆測。他在報告中臆測說,中方之所以選擇在最接近國際空間站之處發射伴飛衛星,“可能”是為了“驗證其‘共軌式’反衛星(Co-Orbital ASAT)技術能力”。該技術曾是蘇聯反衛星武器系統的首選,特點是其能够利用速度較慢、力量較弱的運載火箭,通過精確定位及定時操作來攔截衛星。

  反華專家的又一力作

  其實,熟悉美國防務專家情況的人都知道,費舍爾總是絞盡腦汁地將論文標題和內容寫得聳人聽聞,以期獲得最多關注。他曾發表題為《高科技引進與解放軍現代化》的文章,將中國軍隊正常的裝備更新換代和技術發展,說成是“將威脅世界安全”。

  他曾接二連三地向媒體爆出“猛料”,《華爾街日報》、《遠東經濟評論》、《簡氏情報評論》等媒體,都曾刊登他拋出的“重磅炸彈”。比如“2010年之前中國可能組建4個航母編隊”、“中國新型戰機將對美國在亞太制空權造成重大威脅”等聳人聽聞的言論,都是出自此君之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