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 |
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記者 霍文蕙)美國金融危機向全球蔓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難逃一劫。雖然香港政府最近已推出一系列“救港”措施,但看來作用不大。從歷史來看,似乎只有中央的救港措施,才能穩定香港的市場信心。可是,中央應該“救港”?也有能力“救港”嗎?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對此表示否定。
陶冬今日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時說,面對金融海嘯,全球衰退無可避免,全球金融業正面臨著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峻的挑戰。目前,受影響的不單是香港,就連穩定的中國經濟也因此而有所下滑。因此,中央政府首要的任務不是“救港”,卻是“自救”。因為只要中國內地經濟好起來,香港的經濟也會一併復甦。
陶冬表示,目前的情況和2003年的時候不同。那時候,中國經濟增長很快,能有餘力去幫助香港。可是,面對是次金融危機,中國經濟也大受影響,根本不可能再一如以往的大力支援香港經濟。他說,從內地出口、內需放緩、房地產也不景氣等現象來看,中國經濟已到告急邊緣。陶冬估計,中國經濟在今後三個季度的增長率只有6%左右,如果屬實,這將是1990年以來最低的增速。他認為,到2009年下半年的經濟前景應該便會有所改善,基礎投資和其它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應該可以將GDP增長重新拉回到8%左右,但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速的機會不大。因此,按目前情況來說,中央政府的確沒有任何理由先去“救港”,也沒有“多餘”的資金“救港”。
陶冬說,中央政府已經在做很多事情去“自救”,但也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他說,不單是中國經濟,全球經濟的金融體系要徹底康複也尚需時日。
雖然金融破產風險目前得以紓緩,不過全球衰退陰影卻越來越大。陶冬強調香港只是一小型的經濟社會,難免會受到外圍經濟的衝擊,不可能獨善其身。他預言香港經濟將會與全球經濟一同步入衰退期,香港人該有心理準備將要面臨3年的“苦日子”,香港未來的失業率也可能達到5.5%。
陶冬說,香港政府現在提出的救市方案力度不足,成效不大。不過,香港現在的經濟情況只是屬於一個過度期,要走出困境,香港“自救”也幫不了多少,最重要的還是要視乎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的情況。因此,陶冬認為中央先要辦好中國經濟。至於香港政府,陶冬認為香港人可以繼續“自救”,但港人也不要對成效有太大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