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老書記”李長春考察廣東 又是感慨又是滿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3 17:07:54  


黨的十七大以來,廣東扎實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李長春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新華網圖片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金秋時節的南國,喜看稻菽千重浪,處處皆聞瓜果香,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南方日報報道,10月18日正午,一場小雨洗禮過的深圳,天空格外瓦藍,滿城杜鵑搖曳。在人的期待目光中,一架專機平穩地降落在寶安國際機場。艙門徐徐打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廣東人民愛戴的“老書記”李長春走下舷梯。這是他自2002年11月離開廣東後,第12次回“家”視察指導工作。

  在改革開放迎來30周年的時刻,前沿陣地廣東如何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面對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外向依存度高的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如何抵禦美國金融危機?毗鄰港澳、思想活躍的廣東如何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更好滿足人民群日趨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老書記”念茲在茲,下車伊始就關切地問、仔細看聽。

  黨的十七大以來,廣東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李長春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指出,一年來,廣東在以汪洋為“班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堅強領導下,在沉著應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積極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方面有新思路、新舉措,取得了新成效。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歷經磨難,但是沒有一次能把廣東經濟打垮,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景是美好的。

  帶著信心,滿懷深情。隨後的幾天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等的陪同下,李長春馬不停蹄地考察了深圳、東莞、廣州等地,深入農村、企業、街道、社區和基層文化單位,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進行調研,召開專題座談會,並聽取廣東省委、省政府工作匯報。他一路看、一路想、一路問,叮嚀切切,寄語殷殷。

  廣東巨變證明改革開 放是關鍵抉擇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作為國家首批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唱著春天的故事,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了如今的現代化大都市。

  深圳羅湖區漁民村是個老典型。1984年,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就曾到漁民村村民家做客。10月18日,李長春來到漁民村。一眼望去,這裡儼然是一個園林式現代化的新型城市社區。以前這裡生活的都是窮苦漁民,過著浮家泛宅的漁家生活。改革開放之初,漁民村人解放思想,大力發展經濟,辦起了來料加工廠,組建了運輸車隊和船隊,蓋起了一棟棟樓房。新世紀初,漁民村人響應政府號召,大刀闊斧地進行“城中村”改造,村里原有的33棟“握手樓”改造成為2棟高層住宅樓,空間大了,草地多了,環境變靚了,治安也好了。

  李長春關切地詢問漁豐股份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興炎:“現在這裡的居民生活主要靠什麼?”

  黃興炎高興地說:“以前的農民現在變成社區居民了,有的搞物業管理,有的出租房屋,有的做工辦廠,每戶都有房子出租,生活很殷實。”“今年房租的價格和去年相比有沒有下降?房子好不好租啊?”黃興炎回答說:“沒有降,我們這裡環境好,管理好,出租率達到100%,租客還要提前預約。”李長春滿意地點點頭。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選擇深圳作為改革的試驗田,深圳不辱使命,不負重托,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彩縮影”。

  10月19日清晨,李長春懷著崇敬的心情,登上深圳蓮花山公園廣場,向鄧小平同志塑像敬獻花籃。

  恰逢周末,天氣晴好,很多人在山上晨跑,打太極。李長春剛下車,就有一些眼尖的人認出來了,“這是我們的老書記啊”,李長春也連連用粵語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你們好,大家好!”隨後,李長春緩步走到山頂的鄧小平同志塑像前,鞠躬緬懷鄧小平的豐功偉績,居高觀看總設計師的“代表之作”。今天的蓮花山下早已是高樓林立。他腳下的這片熱土,沐浴在陽光中,生機勃勃。

  李長春走下台階,與周圍群眾親切握手。他深有感觸地說:“感謝小平同志開創的改革開放偉業。”一句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人群中響起熱烈掌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