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者稱港企倒閉潮剛開始 明年初才是高峰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0 17:20:28  


東莞港資合俊集團倒閉,圖為玩具廠六千名員工日前聚集追討欠薪。
  中評社香港10月20日電/三家香港零售業上市公司被清盤,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團旗下、擁有6500多名工人的東莞兩家工廠宣布倒閉,家電生產商百靈達宣布關閉內地的附屬公司和廠房……這個10月還沒過去,“倒閉潮”已經撲面而來。

  羊城晚報報道,“今年春節時,香港商會曾經估計今年將有上萬家香港企業倒閉,我們還感到過於憂慮了,”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感嘆:“但現在看來,這僅僅是‘倒閉潮’的開始。”

  外界不少觀點將此次“倒閉潮”歸咎於全球金融風波,事實是否真的如此?

  倒閉:未來預計更多港企結業

  10月9日,經營連鎖時裝店U-RIGHT近20年的香港佑威國際被清盤;8天後,擁有62年歷史的泰林無線電行突告全線結業;緊跟著,經營珠寶連鎖店的上市公司金至尊珠寶因負債被迫清盤,合俊集團旗下位於東莞的兩家工廠宣布倒閉……

  一個多月內連續三家零售業上市公司被清盤,類似的新聞發生在香港,似乎讓人有些吃驚———正如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封小雲教授所說:“香港是金融之都,只要手中有訂單,從銀行拿到貸款不難,手中的資金鏈就不容易斷。”

  香港工會擔憂,由於目前銀行對放貸趨向謹慎,將有越來越多公司因為發展過快而遭追討貸款,估計未來將有更多員工因公司結業而失業。

  原因:金融危機只是根“稻草”

  “我認為,港資企業出現問題,金融海嘯僅僅是導火索,而不是主要原因。”中大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分析指出,“這跟倒閉企業的經營問題密切相關。”

  據了解,泰林經營手法以穩健見稱,甚少改變形象。“對於泰林而言,經營手法老式是他們的致命傷,”林江指出。一名泰林前管理層表示,公司去年起出現問題,曾想過不同方案解決,包括開拓發展、改革形象及賣盤等,更曾找過中資及美資電器買家,卻不成功。

  至於合俊的東莞關閉風波,有傳言指出“破產”只是一場陰謀,是為了剝奪部分不良產業。業界人士則一直詬病其為盲目擴張導致企業崩盤,一位長期在東莞從事經濟採訪的記者稱,在勞動密集型企業生存空間變窄的情況下,合俊急於營造新的增長點,投資幾個億開采銀礦,結果失敗。“即使沒有金融海嘯,它一樣會倒閉。” 業內人士表示,金融危機只不過是“最後一根稻草”。

  應對:政府協助企業成功轉型

  林江也認為,港企的倒閉潮剛剛開始,“明年初才是一個高峰期”。由於珠三角承接大量港資企業的生產,珠三角產業升級面臨很大的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廣東必須思考如何加快產業轉型,思考如何盡快改善產業結構”。

  此種情況下,廣東該如何“救市”?林江表示,從辯證的角度而言,企業倒閉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社會。企業本身如果不好,‘輸血’便是個‘無底洞’,只能短期‘續命’”。

  林江建議,“救市”要採取順其自然的方式,如果企業轉型成功,地方政府可以考慮協助其加大技術、人才的配合,但對於那些問題很多的企業,“撑不下去並不可惜”。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