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早知次貸隱憂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國會通過了放寬給低收入階層提供購房貸款條件的法案,一九九五年,半官方的房利美和房貸美,開始購買包括向低收入購房者提供房貸的次級房貸證券。九一一恐怖襲擊後,格林斯潘又將利率下降到百分之一,而且在隨後長達四年的時間裡維持超低利率,給美國的房地產業提供了繁榮發展的機會,房貸業也得到迅速發展。當時,低收入者甚至可以得到零首付、頭兩年只付低利息不用付本金的優惠條件,輕而易舉地實現當房東的夢想。
面對房價不斷上漲以及貸款條件的放寬,在如此巨大的誘惑下,不少原本就不富裕的美國人都當起了房東。從一九九四年至二○○三年,次級房貸市場以每年百分之二十五的平均速度增長,整個貸款規模在九年裡增長了十倍。紐約法拉盛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地產經紀告訴記者,前幾年申請房貸太容易了,不用查收入也不要查信用,貸款經紀甚至主動暗示貸款人如何編造假資料,蒙混過關取得貸款。而放貸機構在放貸時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事實上,市場早就發出房地產泡沫預警,例如,2004年以後,房地產公司申請破產的數量開始增多,房地產市場開始下跌,但是沒有引起人們的警惕。直到2007年8月,對沖基金開始出現問題,公司拿出自己的幾十億資金進行補救,卻仍然不能解決問題後,這才引起人們的懷疑。
美國的房貸分為優質和次級兩種。次級房貸,通常是由收入不太穩定、信用不太好的人形成的房貸。有資料顯示,美國房貸市場去年最高峰的時候,總規模在十萬億美元左右,其中優質房貸佔八成,在優質與次貸之間有大約百分之五的比例,餘下的百分之十五屬於次級房貸,大約一萬五千億美元的規模。因此如果僅是次級房貸市場出問題,這場金融海嘯的影響力不會這麼大。
紐約市立大學巴魯克學院房地產副教授姚睿表示,現在銀行貸款與過去商業銀行貸款不同。過去商業銀行都是先有儲蓄才有貸款,現在的銀行或貸款機構是把貸款打包,轉賣給房利美、房地美和投資銀行,後者再將這些貸款賣給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過去,如果借款人失業,他們可以和銀行商量如何還貸。銀行一般會對貸款進行調整,希望借款人保留房屋。現在的銀行根本不管,因為貸款已經出售,欠的不是銀行的錢。他說,一旦借款人不還錢,債權人也不知道。因為每個投資者購買的只是房屋貸款的一小部分,債權人成千上萬。借款人不知道誰是債權人,債權人也不知道誰借的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