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近來世界經濟形勢很不樂觀,但人們還是看好中國。儘管我們面臨著一些困難,大家對中國還是採取審慎樂觀態度,經濟學家成思危於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中表示,有兩條理由,說明中國仍然能够在這種情況下發揮重要作用。
首先,中國是一個出口大國,也是進口大國,去年我們的外貿達到了2.3萬億美元,我國是世界第三大出口貿易國。中國的經濟增長保持在8%至10%的情況下,可能我們會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的貢獻,主要是通過開展外貿。
其次,現在中國有很多的資本、很多的人力資源,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1.9萬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們的外匯儲備又增加了3000億美元,馬上就要達到兩萬億美元了,因此中國不缺資本。此外我們還有大量的人力資源和勞動力資源。日前國資委宣布了要進一步鼓勵國有企業走出國門,到國外去投資。這就包括中小企業。因此,我認為這就是我們應該做、也是我們能夠做到的,這將對世界經濟作出我們的貢獻。
盡管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下降了,在這種情況下,經濟過熱的風險已經過去。因此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能不能在經濟發展和通貨膨脹之間保持平衡。如果把我們的經濟增長率放在合理的範圍內,就是8%-10%的範圍內,我們要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是要進一步鼓勵投資。
第二是要進一步促進國內的消費。其中包括怎樣提高個人所得稅徵收的門檻,還有一些公司的稅收。
第三是要進一步促進淨出口,也就是說我們要提供一些鼓勵措施給現在的出口公司,例如服裝、紡織業,從長遠角度來講,我們應該使我們的出口不斷地在質量上升級,進一步促進創新性產品的出口。
要進一步鼓勵國內消費不斷增長,第一,要鼓勵人們增加收入,因此要提高個人所得稅徵稅的門檻。其次要降低通貨膨脹率,也就是說大家會擁有更多的購買力,這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工作。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在今年上半年是7.9%,7月份是6.3%,8月份是4.9%,也就是說通貨膨脹率在不斷下降,如果通貨膨脹率下降,人們的收入增加的話,就會有更強的購買力。
對中國股票市場問題,應該讓市場發揮基本的作用,也就是資源分配的作用。政府所能做的工作無非就是提供一些鼓勵的措施,這是已經做的,比如說降低印花稅、降低準備金率等。我認為最重要的問題是要不斷地改善上市公司的質量,首先他們的財務表現要好,但更重要的是公司治理,從長遠角度來講,公司治理將能夠保證這些上市公司的質量。因此,我們現在做的工作就是努力使公司的管理更加透明,同時要保護那些小股東的利益。還有信息披露的問題,避免內幕交易和市場的操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