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外交休兵成效 牽動馬英九連任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6 00:45:46  


  中評社台北10月16日電(記者 康子仁分析報導)馬英九上任後,揚棄陳水扁時代的烽火外交,改採外交休兵全新思維,在台灣學界尤其是泛藍陣營獲得不少掌聲。但是藍營學者也擔心,外交休兵最大的變數,在於兩岸的善意是否能夠持續;一旦台灣“邦交國”減少,在反對黨壓力下,是否會改弦易轍,將成為外交休兵能否延續的關鍵因素。

  由於大陸近年來經濟實力突飛猛進,台灣已經沒有足夠銀彈推動“金錢外交”,再加上陳水扁執政8年,經濟不振、景氣停滯不前,金錢外交政策已經失去人民支持,因此馬政府此時提出外交休兵政策,不但著眼於改善兩岸關係,更是因勢利導、不得不然之舉。

  從台北的觀點來看,多數學者都認為,到目前為止,兩岸都表現出善意,尤其是大陸至少有機會和巴拉圭、海地和尼加拉瓜等國建交,卻都以兩岸關係為重,讓台灣的“邦交國”還是維持23個。“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就認為,如果在未來2、3年間,台灣還是維持23個“邦交國”沒有變動,“代表外交休兵是成功的”。

  觀察馬政府的對外政策,推動外交休兵,除了消極的讓“邦交國”數字不再減少之外,更積極的意義是,讓台灣可以在兩岸都有默契的情況下,走出被國際孤立的陰霾。在區域整合已經成為世界潮流的情況下,馬英九提出外交休兵,對於台灣想要參與“東亞高峰會”、“上海合作組織”和“東協加N”等國際組織,將會有更大的機會。

  此外,馬政府已經表態,台灣不會如港澳一樣,和大陸簽訂“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但是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提出“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作為兩岸合組“兩岸共同市場”之前的過渡性安排。而馬英九主導的外交休兵政策,有助於雙方共組兩岸共同市場。

  即將在秘魯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代表人選由誰出席,將是台灣外交休兵繳交的第一張成績單;而明年5月的WHA大會,台灣能否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將代表外交休兵的期中考成績。

  對馬政府來說,只要台灣在未來4年內少了任何1個“邦交國”,執政黨的外交休兵善意,不但會被民眾質疑,綠營更會大肆批評炒作。一旦溫和的兩岸政策,無法得到人民的認同,4年後馬英九的連任之路,恐怕會橫生枝節。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