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雖然發射了神六、神七,成功舉辦了奧運會,但中國目前經濟發展還很不平衡,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地方還很貧窮。”中國紅十字總會聯絡部部長王小華告訴記者:“我們有近3000萬的貧困人口,他們的生活水平遠遠達不到聯合國的溫飽標准,所以目前即便中國國力一天天進步、強盛,從整體來看外援還是需要的。尤其是在扶貧開發、農村建設、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外部世界提供資金和技術上的援助。”
向對華援助學習技術和理念
王小華認為,國際上提供給中國的援助,不僅包括資金,還包括了技術、經驗、管理等,“這些對中國進一步發展都很有裨益”。通過對華援助項目的實施,不僅是彌補建設資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引進、借鑒和利用國際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相對便宜地獲得發展資源,特別是獲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這有利於減少我們發展的實際成本,促進可持續發展。”金燦榮說。
“對華援助實質性的意義更多在於理念傳遞。例如,對反貧困狀況的關注,對農村生態環境及農田水利建設的關注,對種子綠色革命的關注等”,中國人民大學農村與農業發展學院教授周立認為,“對華援助提供了開放、交流的機會,帶來的是啓發,技術、經驗、人才比資金更重要。”
近年來,外國政府對我國的援助資金穩中有降,且援助領域開始向政策面轉移,除環保、衛生、教育等社會公共領域外,各援助國也關注到了體制改革、法制建設等政策領域。周立表示:“戰勝貧困已經不是對華援助的重點,中國需要的援助更多集中在技術創新、經驗咨詢領域。”
依靠外援同時注意自力更生
雖然一直強調要繼續爭取外援,但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查道炯亦強調指出,有時對華外援減少也並非壞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鍛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查道炯說,“長期地、過多地依靠外來援助,會滋長我們發展中的惰性,而中國的發展最終還是取決於內因”。對此,金燦榮表示贊同:“我們自己內部要讓公共資源利用合理,實現最大化,填補缺乏對外援助而產生的可能性空缺。”
不過,談到西方國家削減對華援助造成項目資金申請困難時,中國紅十字總會項目部部長余麗娜似乎已做好了策略調整:“一方面,我們將更加注意完善項目資料,講清楚項目的雙贏成效;另一方面,我們將把尋求資金支持的目光,更多投向在中國發展的跨國企業。”
救災援助:敞開大門用了三十年
提及國際援助,除了政府接受的國際發展援助外,還有一部分就是救災援助。汶川大地震之後,中國接受了大量國際援助,對外援打開大門,在今天的中國人看來,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實上,這扇大門從關閉到半開再到完全敞開,竟然經歷了三十多年。這其中,重大災難事件往往成為重大轉折點,記載了中國對待國際援助轉變思想、逐步開放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