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指周四跌678.91點,至8579.19點,跌幅7.33%,創下2003年5月以來的最低收盤點位,也是1987年以來的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道指自一年前創紀錄地飆升至14164.53點以來,已經累計下挫39%。道指這次下挫的幅度為前兩次熊市所未見,也是1987年股市崩盤以來最大的7個交易日累計百分比跌幅。
交易員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擔憂情緒看起來在不斷自我加劇,人們開始大量拋售股票。
一些投資者對有關政府正考慮直接入股美國大銀行的消息反應極其強烈,政府這一可能的干預措施意在安撫市場。此類消息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情緒,他們認為美國銀行體系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結束,還有一些投資者擔心銀行倒閉。
部分投資者認為,如果政府覺得有必要進行更大規模的干預,那就說明問題可能比表面上所顯現的更嚴重。這種自我強化的恐慌情緒是長期熊市的典型症狀,也就是悲觀情緒壓倒了基本面因素。
位於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的Fountain Hill Investments的首席執行長柯林斯(Greg Collins)說,我們已經看到了史無前例的干預行動,但市場卻對此無動於衷。這顯示出情況有多可怕。
他說,許多人都滿懷希望地認為市場會觸底。但最終他們被迫離場,因為拋售壓力太大了。每次早盤有企穩跡象時,大家都認為或許能實現反彈,但相反,企穩只是賣出的時機。在我們看到穩定跡象之前,都只是短線市場。
在如1982至2000年的長期牛市之時,投資者會越來越樂觀。他們開始忽視警兆,相信股市在未來幾十年都會保持強勁,從而將股價推高到難以支撐的水平。發生在長期牛市早期的倒退,比如1987年股市崩盤,出人意料地迅速得到糾正,沒過多久,市場就重現樂觀情緒。投資者們將股市下挫視為買進良機。
而在長期熊市之時,這種樂觀情緒不復存在。這個過程可能持續很多年,這就是熊市能持續14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原因所在,比如從1968年到1982年的大熊市。通常,這類熊市都伴隨著一再出現的經濟問題,因為在長期的經濟增長中所積累的過剩問題顯現出來。上世紀70年代的情況就是如此,似乎現在也是這種情況,雖然背後的經濟問題並不一樣。
在上世紀90年代牛市的鼎盛時期,標準普爾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成份股的本益比超過30倍,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水平,比歷史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之間,標普500指數暴挫 49%,但其本益比從未跌回15或16倍的歷史平均水平。
對於一些市場分析師來說,這種情況意味著股價依然過高,投資者仍過於樂觀。在股市疲軟時期,本益比最終會下跌至平均水平以下,有時會跌到7至9倍的水平,在上一次長期熊市期間就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