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如何在困難中推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1 00:15:00  


 
  蘇紫雲:兩岸要談軍事互信實力最為重要 

  我想這次座談也算是兩岸非正式的信心建立方式。我個人認為,現階段,短期二到三年、甚至馬英九第一任四年內,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是較悲觀的。我先就台海目前情勢提出個人觀點與剖析。 

  我認為,既有的CBM或是措施,是教科書上的知識,實際上是歐陸兩大軍事集團對峙時所形塑出來的方式。我還想對CBM進行補充,不只是對有敵意的雙方進行CBM,即使是盟友之間也可以有CBM,例如英美間也有查證措施。因此,我界定CBM是法家的“術派”,所以教科書的方法我們可以參考,但不宜完全套用於兩岸。 

  兩岸要談軍事信心建立,我個人認為實力最重要,這也是我抱持悲觀的原因。其實台海已有很模糊的互信機制,從一九五O、一九六O年代的台海中線、到八二三砲戰單打雙停,都是模糊自由心證的作法。但很不幸的,至目前為止,已經到頂了:不管是解放軍或“國軍”,兩軍中非正規的措施、或者說是既存的方法或模式,都無法再突破了。 

  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 前景不樂觀的幾個原因 

  我悲觀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馬英九“總統”有點濫用善意,一直單方面表達善意,這種情況有點像窮人家沒有親戚,在你沒有把自己的軍事實力整頓到能與解放軍形成某種程度均勢或不對稱的均衡之前,把所有的牌都打出去。我要不客氣的講,當這樣的天秤失衡時,再表達你的善意就不再是善意,而是示弱和討好。 

  第二,這種信心建立應該像是一百八十度的三角形,今天看不到底部、看不到北京會採取的手段,只有馬政府不斷丟出善意的球,對方接不接也不知道。這不再是一個正三角形了,整個往台海的西邊傾斜,這是我覺得不太妙的地方。不是說要敵視中國大陸,而是政治的現實就是如此,只有實力才能建構穩定的信心機制。 

  我們再回過頭看過去四年,二OO六年陳水扁曾提出“台海安全倡議”,我也親身參與,其中主要內容有三,一是海上救援措施,不管是商船、漁船、公務船等;二是台海非核化,禁止大規模殺傷武器的使用;三是非軍事區化,包括金馬撤軍等等。這是台灣當時提出的倡議,而北京沒有回應。 

  同樣的,二OO二年扁也提過華人國家的觀念,只要兩岸願意坐下來,甚麼都可以談,包括統一等。所以在對照前、後任的作為,我很難對接下來的四年作任何期待,主要是馬太早將善意操作成示弱。另外則是台灣內部單方面的問題,不可能讓馬政府單方面一直丟出這種無厘頭的善意。 

  兩岸軍事互信應該要再包括太平洋兩岸,就是中國大陸和華府;及南海兩岸:中國與東京。而這個部分也是維持台海不明顯均勢的主要原因,美、日是台灣戰略天秤的這一邊,北京這幾年也很聰明,這幾年繞過臺北對華府、東京下手,造成抽後腿的效應。 

  第三,兩岸的政府,不管是“中華民國”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逃不了歷史的宿命,在處理這些事情時,還是以小朝廷的心態為主。我做這些政策,會不會得罪內部的支持者?馬英九的困境是,黨內強硬的統一派會不會不支持他?在北京方面,胡先生也許是開明的改革派,但他要考慮到黨內的改革派和軍方的鷹派。

  第四,從解放軍的經驗來看,也讓我悲觀。美國陸戰隊二OO七年初在廣州進行訓練的比武,可以和其他國家在海上進行聯合搜救演習;以上海合作組織為架構的聯合軍演,可以讓俄羅斯軍進到中國東北,這是中國建政以來第一次讓老毛子(蘇聯)的軍隊進去;而俄羅斯也讓解放軍進到其領土,雖然解放軍有點像剝掉牙齒,但象徵性意義很大。相對於解放軍認為,外軍互相參訪是信心建立的話,但是與台灣這邊的作為卻非常消極;所以兩相對照之下,造成我對未來四年比較沒有樂觀看法的主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