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美國在自掘墳墓? 阿彌陀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6 14:57:32  


 

  美國的國債是天文數字,對外貿易赤字也是全球第一。在本文截稿時,我查了美國國債的網站,其累積赤字共達US$10,154,154,819,044.06——即10萬億美元。美國現有人口3億,平均每人要負擔國債3萬3000美元。這個天天在更新的網站也揭露:自2007年9月28日以來,美國國債每天增加30億美元。

  克林頓總統在交棒下台前,美國的財政預算已有大量盈餘。到了小布什總統,他三兩下就把它花光了,過後又再大量舉債和拼命打仗。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美國每個月需要動用120億美元,占每月總稅收的54%。

  單是這兩場戰事,小布什就已經負擔不了,他後來竟然還想搞伊朗和要在格魯吉亞插一手。家裡頭的厨房失火了才從惡夢驚醒。最初看來還以為只是一場美國國內的次級物業貸款風暴,沒想到竟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大海嘯。

  這場海嘯已經淹沒了好幾家美國的老字號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例如貝爾斯登、雷曼兄弟、華盛頓互惠銀行和美聯銀行。

  同時, 摩根士丹利和美林則被安排讓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銀行吃掉(收購)。

  美國的這場史無前例的銀行急救行動,包含著許多“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現象。其中還可能有很多公報私仇的內幕,將來一定會有人寫書暴露。

  美國歷來財長和聯邦儲備銀行首長都是名牌的投資銀行出身,而且多是高盛的資深高層人員,現任財政部長保爾森就是其中一位。在這一系列的急救行動中,為甚麼有的銀行被救活?有的會被見死不救?有的又被安排任人宰割(只要肉,不要骨頭——有一家投資銀行被收購的條件是只要其存款,不要其債務)和賤價賣掉?

  金融炒家索羅斯認為最新的救市方案於事無補,他主張讓這些有危機的銀行先從私人方面籌措資金,由現有股東認購新發行的附加股或出售這些附加股的認購權。如有必要才由政府出資購買它們的優先股,憑單或債券。

  他認為保爾森財長提出由政府出錢來買下銀行的“毒債”(爛帳)是不對的,因為銀行的這些爛賬項目到現在還沒法理清和難以估價。

  我要是美國公民,我也反對用納稅人的錢來替投資銀行的“毒債”買單,因為嚴格說來,這些“毒債”都是“賭債”——這些投資銀行家或銀行股東當年睹贏時所拿到薪酬和所分得的花紅和優厚股息是數以千萬元計的,有沒有分給老百姓?如今輸了錢怎能要人民埋單?既然已經是爛攤子,不如讓他們關門大吉!這才是名副其實的資本主義和勝者生存的自由市場經濟。

  美國次貸風暴引發的金融海嘯,是因為這些不負責任和不仁不義的吸血鬼“銀行家”所造成的。他們用瞞天過海的手法,把不良的物業貸款重新包裝成“糖衣毒素”的債務抵押債券和結構性投資產品,轉賣給歐亞各國的銀行和投資機構,再由他們零售給小戶。可憐那些買了雷曼兄弟“迷你”債券的新加坡和香港市民,他們這次可真的貪小失大而被“迷魂”和“中毒”了。

  這場金融海嘯帶給我們的最大教訓是: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不是萬靈丹,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今英國和美國都已經向左轉(社會主義化),把私有銀行國有化,把私營保險公司國營化或由政府大量注資入股,否則情況實在難以想象。

  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政府也經已注資接管巨大的富通銀行和保險集團,否則必引發另一輪骨牌效應。

  美國要根治其經濟和金融業毒瘤的最佳效藥是停止到處戰爭和稱霸,多多拿點錢到全球布施(投資工商業)。否則將無異自掘墳墓,小布什將是第一個入葬的總統。

  我個人認為,在這次的海嘯中,新加坡的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最有遠見,他們未雨綢繆,積穀防饑,早在三個月前就已經發行了大批優先股債券。兩行先後籌集了幾十億新元的一級資本,准備迎戰和應對未來的艱苦歲月。因為接下來,隨著各地存戶紛紛在各國銀行提款,世界銀根必定緊縮,利息高漲,融資成本上升,憋帳和爛帳劇增,沒有充足的子彈可能會打敗仗。

  在私人銀行(PrivateBanking)和理財行業中,新加坡已經急追瑞士,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的理財中心。當地金融管理局的嚴密監督,加上政府的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淡馬錫控股公司)的精明長遠投資,我深信新加坡不但能够安度這場危機,而且有望崛起為亞洲太平洋的最大金融中心。

  另一方面,人民在理財時一定要提高警覺和加強風險意識,絕不能老是想依賴政府保護。投資股票,更應該認清誰是大股東和主持人,他們平時是腳踏實地的正派人物嗎?一路來手腳幹淨嗎?是經驗豐富和能幹的企業領導嗎?

  奉勸大家:唯有眼睛雪亮和耳聽八方,才能獨善其身和自保。阿彌陀佛!(來源:《聯合早報》 作者 蔡良乾)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雷曼危局 美國金融王國快垮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