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廈小三通放寬 兩岸觀光“發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5 11:46:36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台商朱大為搭乘金廈小三通,抵達廈門國際渡輪碼頭,旋即轉搭接駁巴士往廈門高崎機場,要轉機到武漢去。朱大為說,從廈門轉機,費用大為減少,時間也不會浪費在桃園、香港兩座國際機場,反而方便許多。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朱大為就像其他台商一樣,在6月19日台灣實施擴大小三通身分的開放措施中,金廈小三通人氣大旺,許多台商透過小三通管道,再走國內線,轉赴大陸其他城市。

  廈門港口管理局長王勇軍表示,放寬走小三通的台灣人身分後,單日走小三通的數量從一天1,200人,成長到一天3,000到4,000人。8月總人次是9.6萬人,預估9月將突破10萬人。如今開放大陸觀光客赴台旅遊,成長將再加速。

  許多旅客都透過廈門高崎機場轉赴大陸其他城市,廈門國際航空港公司副總經理劉曉明說,高崎機場去年的客流量是868.5萬人,預估今年會成長到950萬人次,主要是走小三通前往大陸其他省縣市的台商、台灣觀光客會大幅增加,也會有愈來愈多大陸觀光客願意走小三通去台灣遊玩。

  馬政府實施擴大小三通政策,大陸政府積極回應。對台灣來說,馬政府希望透過擴大小三通,活絡金馬經濟,帶入更多大陸觀光客商機。對大陸來說,擴大小三通政策把台灣放入海西經濟區架構,進行兩岸觀光、航運商機對接,帶動廈門等海西經濟區的發展,實現大陸“十一五”規劃的海西經濟區構想。

  大陸的航空和海運業者已積極展開布局,王勇軍說:“金馬小三通要做功能延伸,道路才會愈走愈寬廣。”實際上,在廈門港務局和大陸航空、航運業界構想中,兩岸擴大實施金馬小三通的方案,可發展成“兩點、一線、兩輻射面”,也就是以廈門和金門為兩點,中間以小三通海運連結,兩點分別發展對國內航線的輻射扇面。

  劉曉明說,廈門國際航空港集團經營廈門長崎國際機場和五通碼頭,看好金廈小三通的商機,大陸航空業正增加廈門飛往大陸二、三線城市航線,計劃透過廈門和金門兩點,各自發展出輻射出去的國內航線,未來大陸觀光客、台灣人可透過小三通,快速又便宜連結到兩岸各城市。

  劉曉明說,廈門機場目前可通往大陸65個城市,大陸航空業已提早卡位動作,增加廈門對大陸其他城市航線,包括華夏航空增加七條航線,山東航空增加20多條航線。

  劉曉明表示,兩岸包機直航點主要在一線城市,大陸航空業預估,此航線對二、三線城市的大陸觀光客或台商最有吸引力,他們原本都可能有三、四個中轉路程,如今,透過此航線,可節省時間,更可節省至少人民幣1,000元的票價費用。

  實際上,也有上海台商、台幹為了省錢,走金廈小三通,轉搭大陸低價航空─春秋航空的班機。春秋航空上海到廈門的班次一天來回有32班次,單程最低票價是人民幣195元,約新台幣880元,相當划算。

  同時,金門對台灣的輻射網絡綿密,也將成為特色。劉曉明說,金門可連結到北、高之外的台中、嘉義、台南等機場,兩岸旅行社可發展出多元化的旅遊產品,擺脫過去一律從桃園國際機場進出的傳統行程,發展出從台中進、高雄出,從台南進、嘉義出等安排,可以更活潑、更彈性化,發展出更精緻的台灣旅遊產品。

  劉曉明以深圳和香港的發展,來比喻廈門和金門的關係。他說,大陸各地觀光客搭國內班機到深圳,國內段機票價格低,再花人民幣100元通關到香港,從香港轉飛國際航線,省下的機票費可以到香港消費。深圳機場的旅客人次從香港回歸前的年200萬人,如今已成長到2,000萬人次。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