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綠營強打主權議題 馬惟有以愛台灣過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30 00:51:28  


面對陳水扁及獨派人士找到反抗,馬英九要小心應付。
  中評社台北9月30日電(記者 倪鴻祥分析報導)馬英九執政4個月餘,政績受全球經濟、天災等影響,尚未有凸出的表現,這不僅讓民進黨找到批判施政的空間,要求“行政院”劉兆玄“內閣”換人;也讓待罪之身的陳水扁及獨派人士找到反抗支點,開始質疑馬英九是否有“去台灣化”及“主權矮化”。

  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採取開放政策,擱置政治紛爭,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但外交上採行兩岸和解休兵,在正面效益尚未出現的時候,馬英九又提出兩岸非國與國關係,正好給了想要脫罪的陳水扁,以及希望重新獲得政治舞台的獨派人士找到反抗支點。

  為了滅火,“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昨晚特別透過中央社澄清,馬英九在520就職演說中提了43次台灣;孫中山的民主理念在台灣實現了;以及馬英九不論選前選後,都強調他是台灣人,目的就是要證明馬英九沒有“去台灣化”。

  馬英九上任後,曾出席蔣渭水研究學術研討會、帶頭追悼白色恐怖受難者、參觀二二八政治受難者家屬的畫展,這些動作都在於馬英九清楚他無法擺脫政治宿命,要以行動證明他沒有“去台灣化”。

  在古代,天有異象,必歸罪於皇帝未施德政。在現代,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治安良好的社會,人民生活能安居樂業,就不會質疑政府領導人的方向是否正確。反之,反對黨就會鼓動人民質疑政府的方向。

  馬英九雖以765萬高票當選“總統”,但自520施政至今過4個月,受到外在因素影響,無法及時改善台灣經濟,外界要求“內閣”改組聲浪不斷,猶可理解。但對於在野黨刻意操作的“去台灣化”及“主權矮化”的議題,則不得不注意。


    相關專題: 臺灣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