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仇和當選改革功勛人物 成唯一入圍地方官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8 12:26:25  


仇和是獲中國改革功勛(貢獻)人物的唯一在任地方省部級領導官員,也是唯一的省會城市書記。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中國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27日在北京舉辦。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仇和榮獲中國改革功勛(貢獻)人物獎。據了解,仇和是獲此殊榮的唯一在任地方省部級領導官員,也是唯一的省會城市書記。

  《新民晚報》報道,與仇和共同當選中國改革功勛(貢獻)人物的還有厲以寧、潘岳、何振梁、袁隆平、鐘南山、楊利偉等。本次評選歷時8個月,經過專家推薦、公衆投票、媒體公示等多個環節,層層篩選,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和廣泛性。

  論壇聚集了200多位省部級高層官員、商界領袖、媒體高層及學術屆代表,力圖搭建更加廣泛、更高層次的交流平台,深入探討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在重大領域內取得的寶貴經驗,重點研討中國未來改革發展的方向,共享30年中國改革實踐的成果。

官員公推直選 為仇和仕途添砝碼

  1996年7月,仇和任江蘇省宿遷市籌建領導小組成員,不久出任中共宿遷市委常委、副市長兼沭陽縣委書記,大刀闊斧進行經濟社會改革,率先實行官員任前公示制,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胡錦濤同志(時任國家副主席)對此作出長篇批示,隨後任前公示制被寫進《幹部任用條例》,在全國推廣。

  2000年底,仇和開始主政宿遷,圍繞轉變政府職能,致力實現“權力支配資源最小化、市場配置資源最大化”,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培養各級官員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和水平,讓宿遷1/10幹部離崗招商、輪崗創業;堅持“一保三放開”原則,保證義務教育健康快速發展,逐步放開學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教育事業由“政府包辦”轉為“政府扶持、社會興辦”,使教育十分落後的宿遷很快成為蘇北第一,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堅持“管辦分開、醫衛分開、醫防分開、醫藥分開”原則,把競爭性醫療服務逐步推向市場,把政府應當做的公益性預防保健服務全力做好,迅速擴張了全社會醫療衛生資源總量,提高了優質資源比例,成為蘇北乃至淮海經濟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最快的地區。

  2002年初起,仇和開始推行官員引咎辭職制以及公推公選、公推直選等做法,先後成功進行了鄉鎮黨政正職、市縣區部門正職公推公選和鄉鎮黨委班子公推直選試點,在全國首開先河,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再次批示。同時,建立領導官員勤政廉政公示制度,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項創新舉措受到中央紀委的肯定。此外,還結合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的特點,探索出無理上訪終結機制、信訪聽證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經驗,也在全國得到推廣。

  仇和主政沭陽、宿遷十年,大膽探索黨委執政、人大督政、政府行政、政協參政、百姓評政、司法公正等領域的方式方法,尋求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的對握,培育市場引導力,組織社會參與力,實行法制規範力,運用黨政推動力,推進各項工作;改革傳統的“發文開會”方式方法,形成“制度創新和社會動員”新路徑;敢於打改革的時間差、開放的空間差、創新的信息差、治理的制度差,著力制度治理,將上級精神具體化、外地經驗本地化、本地探索特色化、施政行為規範化,成為江蘇制度創新成果最豐碩、發展速度最快、發展活力最強的地區。

  2007年12月,仇和調任昆明市委書記,依然延續著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大力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制度、社會事業、行政審批制度、投融資體制、官員人事制度、黨內監督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公布了領導辦公電話和職務分工,建立了最嚴格的問責制、最嚴厲的限時辦結制、最嚴肅的服務承諾制、滇池治理河長負責制等169項制度,為昆明發掘了潛力、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動力。從沭陽到宿遷再到昆明,仇和在改革開放30周年的歷史中書寫下自己的一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