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俄拒售米24促中國下決心加速自研WZ10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8 10:51:19  


網絡上流傳的中國武直10攻擊直升機試飛圖。
  最近,俄羅斯《航空港網站》記者德米特里·列根托夫撰寫題為“中國‘WZ一1O’武裝直升機”文章。下面是一位熱心的網友路航翻譯的全部內容,我們刊登此文并不代表我們同意或證實其內容和觀點。

  1980年代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就已打算裝備能够對地火力支援和攻擊坦克的武裝直升機。在國家積極實施“對外開放”的大政方針同時,解放軍開始積極組建直升機部隊。從1982年開始,在一些軍區的軍事演習中出現了直升機大隊的身影,而軍用運輸直升機便成為了組建直升機大隊的基礎。

  鑒於國內獨立研制軍用直升機軍工企業的複雜形勢,解放軍做出了吸收和借鑒國外研制軍用直升機經驗的決定。但是,由於受到西方實施“限制中國采購武器裝備工藝制裁措施”的影響,中國政府仍然把重點放到積極發展國產民用直升機的方面。1980年,中國直一9成為首架使用法國AS365N“海豚”許可證完成組裝的載重量為3.8噸的多用途直升機。在汲取組裝“海豚”經驗的基礎上,中國政府決定擴大和組建研制直升機的科研隊伍,并將其運用於改進軍用直升機的領域。同時,中國軍方再次提出了向其提供載重量大和可靠性強的運輸直升機的要求。因為,直一9多用途直升機已經無法滿足此要求,而從蘇聯采購的軍用運輸直升機都已過使用壽命期無法飛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85年,位於江西景德鎮的昌河直升機公司,使用法國SA321“超黃蜂”許可證生產出載重量為12噸的直一8運輸直升機。

  1990年代初期,解放軍現代化的發展建設,要求中國政府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為其購置新型軍事武器裝備,包括新型武裝直升機。盡管將國產民用運輸直升機改裝為國產軍用運輸直升機,但是,中國軍方仍對此不滿,因為,這些改裝的國產軍用運輸直升機無法滿足遂行現代諸軍兵種聯合作戰任務的要求。按照軍方領導人的話說:改裝的軍用直升機都是在原國產民用運輸直升機基礎上改裝而成的,根本無法達到現代高技術戰爭的要求。

  為了適應現代高技術戰爭的要求,中國政府必須為海軍和陸軍發展和裝備國產武裝直升機。在未來高技術戰爭條件下,如果缺少遂行現代戰爭的武裝直升機,這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那將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同時,中國還必須建立一支新的兵種——陸軍航空兵。根據中國軍方的建議,中國政府決定成立一個武裝直升機開發和研制工作小組,以便依靠國內科研力量研制出自己的武裝直升機。

  為了更加有效地對國外武裝直升機的最新發展技術進行研究和確立自己研制武裝直升機的實力,中國政府組建了由不同科研和生產部門領導參加的集體領導小組,以便對武裝直升機開發和研制工作小組實施全面的領導。據台灣軍方媒體透露:1990~1991年,中國政府完成了武裝直升機開發工作小組的組建工作。武裝直升機開發工作小組的成果促使中國政府領導人重新審視國產軍用直升機裝備的發展問題。在從國際武器市場積極采購武裝直升機的同時,中國開始重新實施吸收和消化國外武裝直升機先進工藝的做法。

  當時,中國曾經打算從俄羅斯、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采購一批米一24武裝運輸直升機。但是,遭到了上述國家的拒絕。於是,中國政府被迫做出了研制起飛重量為6噸的國產武裝直升機的決定。此外,中國與西方的關系開始出現了緩和,政府以此為契機加快了研制武裝直升機的步伐。為此,做出了采購法國AS一350B“鬆鼠”直升機的決定。最新采購的法國AS一350B“鬆鼠”直升機,被命名為直一11多用途直升機,并將其交付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昌河飛機工業集團公司進行技術性研究。但是,“鬆鼠”直升機的工藝并不符合中國軍方的要求。

  由此可見,1990年代中期之前,中國吸收和消化國外武裝直升機先進工藝的做法沒有取得任何的進展。有鑒於此,中國決定將開發和研制新型武裝直升機列入“九五”(1995~2000)計劃的重點。歸屬昌河飛機工業集團公司領導的中國第602科研所(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直接負責新型武裝直升機開發和研究工作。根據中國軍方的要求,新型武裝直升機能够完成對所有地面目標的火力打擊和與敵飛行器遂行空戰的任務。同時,還應具備隱身作戰能力。新型武裝直升機將與現役的直一9和直一11多用途直升機組成戰鬥編隊。直一9和直一11多用途直升機將主要擔負目標偵察和目標指示任務,而新型武裝直升機將主要擔負對地面目標實施打擊和空戰任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